龙口港:站到现代物流的最前沿
2009-11-2 14: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0月24~25日,首届中非物流与采购发展论坛在山东龙口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对非散杂货出口贸易口岸,承办论坛的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曾经的百年港口,如今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下,正通过全力打造贯穿供应链各环节的现代化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实现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变。
实力篇: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1914年,龙口自辟商埠,1919年建成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栈桥码头,被誉为“东亚河海工学业上第一声”,此后的95年里,历经几代龙口港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龙口港承载着国人实业强国的希望从渤海南岸奋起。
龙口港水陆交通便捷,拥有七十多条国内外航线,以大莱龙、益阳、胶济铁路为骨架,以威乌、济青、东青、滨博等高速公路为脉络,以青州“无水港”为货源集散中心,以寿光、大家洼、羊口等站点为节点,以环渤海港口至龙口港的转水航线为呼应的集疏运网络将龙口港与腹地客户紧密相连。进入21世纪,龙口港奏响了跨越发展的最强音。2002年以来港口吞吐量以年均500万的速度递增,总资产由2002年末的7.6亿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40亿元,增长4.3倍;吞吐量由620万吨增加到3040万吨,增长3.8倍;利税增长20.1倍;拉动海关税收增长了11.5倍。港口规模和比较优势迅速提升,构建起了由煤炭、铝矾土、液体化工品、矿石、集装箱组成的货源体系,其中中非杂货班轮、铝矾土、石油焦三个货种吞吐量位列全国首位,煤炭、液体化工纳入到了国家和省级战略。
而今的龙口港是政府规划建设的烟台市三大核心港区和两个亿吨港区之一,站在三千万台阶上的龙口港眼光更加长远,已将目标锁定在亿吨。据介绍,2011年德龙烟、黄大铁路贯通后,龙口港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不仅可承担“三西”煤炭下海出口分流的任务,同时港口的货源腹地还将向甘、宁、陕、晋、冀等地区延伸,构成一条连接西北、横贯山东境内的沿海铁路大通道。
品牌篇:以差异化制胜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现代物流体系下,港口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对整条物流链的争夺,竞争手段主要依靠综合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基于这一判断,龙口港开始谋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由传统货物装卸转运向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转型,通过打造中非杂货班轮、铝矾土、固体燃料、液体化工、木材五大特色品牌物流链,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中非物流品牌。在中非贸易高速增长的国际环境下,2003年1月,龙口港开通至非洲的杂货航线,成立专门的班轮事业部,整合营销、代理、生产、运输四个模块,充分利用腹地内丰富的水泥资源,以水泥为压舱货,装载援非工程建设和中非贸易所需的钢材、设备、车辆、工程机械和生活用品等杂货出口非洲,并积极运作回程进口非洲地区的丰富资源。经过六年的培育,2008年龙口港对非散杂货出口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成为中国最大的对非散杂货贸易出口口岸。2009年1~9月,龙口港中非杂货班轮累计完成74个航次,实现吞吐量172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0%,稳居中国对非散杂货出口贸易口岸首位。
龙口港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定位,通过提供集中采购、双程配载、信息平台建设等全程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搭建起了方便、快捷的中非经贸交流平台,有效吸引了加工制造业向山东省的集聚,降低了企业的物流与采购成本,拉动了腹地经济的增长。目前,龙口港中非班轮航线已经连通安哥拉、尼日利亚、刚果、苏丹、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非洲主要沿海国家,业务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
铝矾土物流品牌。发挥“差异化战略”竞争优势,与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增值服务。2009年上半年铝矾土完成吞吐量298万吨,山东口岸市场占有率达到41%,跃升为国内铝土矿进口第一大港。
固体燃料物流品牌。煤炭方面,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发展“海上煤炭”的战略构想下,龙口港与龙矿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山东海港煤炭储配物流中心项目,全力打造产、运、配、需为一体的煤炭转港供应中心模式;石油焦方面,2009年上半年龙口港外贸石油焦进口占山东口岸进口量的60%以上,成为国内第一大石油焦进口港,在此基础上,龙口港为客户提供港运一体物流、转水疏运等服务方式,进一步开拓石油焦出口业务,打造国内最大的石油焦集散地。
木材物流品牌。龙口港在港口行业中率先推出“木材全程物流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市场研究、贸易操作、产品销售、产业配套等综合性集约化的增值服务。依靠设施完备的临港产业园区,为客户提供从进口通关手续、码头卸货、道路运输到园区堆存、分拣、加工、分销的全程跟踪服务;联手多家金融机构,通过仓单质押、货权质押等形式,为客户提供“物流银行”融资服务,实现所有参与方的共赢和发展;正在建设的木材集群园区将拥有年加工70万立方米木材的能力,目前已吸引近40家国内外贸易商、加工商进驻园区,港口的品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7月份,龙口港在与枣矿集团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的基础上广开货源市场,全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
液体化工物流品牌。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原油仓储资质的港口企业,龙口港拥有占地800亩的液体化工区。近几年,新加坡康基集团31万立方米燃料油保税罐区、龙口合瑞达公司20万立方米成品油罐区、印度海玛德里公司煤沥青罐区、齐鲁石化的液碱及原油罐区、博汇纸业的液碱罐区等多个液化品罐区陆续建成投产,临港液化品的集群效应正在显现。
创新篇:整合资源构筑“五大平台”
港口作为各种生产要素、信息的聚集地和交汇点,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整合社会资源,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让来自工厂、供应商、生产商、口岸、银行、保险的各种生产要素、各种信息在港口这个平台上实现有序运转。为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整合功能,龙口港重点加强了五大平台建设:
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代理公司、港口与承运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提供时效性强的市场、货物、船舶、装卸、仓储等信息,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的功能。内部打造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外部建设物流、贸易平台,实现港口、货主、口岸、航运、金融等物流环节的互联互通,打造数字化港口,建设国际物流,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和个性化服务。目前,港口正投入巨资建设关港企一卡通、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磅远程值守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
金融服务平台。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各大银行授予龙口港的人民币货物质押监管资质,大力发展物流银行业务,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筹建工作,规范运作,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将贸易、融资、物流业务系于同一供应链,为客户解决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实现物流增值服务。自物流银行业务启动以来,龙口港共向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22项,累计金额3.2亿元,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龙口港兑现了“与客户一同成长”的服务承诺,协助多家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实现发展,并最终带动了港口相关业务的增长。
集疏运服务平台。从战略的高度打开港口集疏运通道:一是公路方面以物流配送为中心拓展发运渠道,增加发运能力;二是铁路方面持续做好青州“无水港”的公路转运和铁路门到门直接运输工作;三是深度展开多货种转水操作,构建起多点支撑、高效通畅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口岸服务平台。建设航运服务中心,实现口岸通关手续的集中办理,促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各种要素的快速流动,提高口岸通关速度,优化口岸服务环境。龙口港与龙口海关开展紧密的关港合作,充分利用13.8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大力发展铝矾土、铁矿、石油焦、油品等货种的保税业务,将龙口港打造成为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境内重要的货物保税基地,龙口海关先后推出“无纸通关”、“网上付税”、“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等通关作业改革,让企业和港口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2009年8月4日,在龙口港和龙口海关的全力推动下,青岛(龙口)海关与大连海关实现区域通关,在两关之间启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跨关区转关模式,此举进一步简化了青岛、大连海关辖区企业从对方辖区口岸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降低了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
贸易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港口的整合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参与、融入到港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商务活动中,使龙口港成为北方地区各大企业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实物商品的集中交易地。倡导、推动并承办2009首届中非物流与采购发展论坛就是贯彻这种理念的一次积极实践,论坛将中非贸易领域中的原料提供商、制造商、采购商、船公司、工程公司等企业齐聚到一起,共同研讨中非贸易、投资的物流与采购环节,推进物流与采购流程的优化,降低物流与采购成本。
以雄厚的港口综合实力为基石,打造“中非杂货班轮”为首的物流品牌为支柱,搭建“五大平台”为代表的资源交流平台为框架,龙口港正在建设一栋宏伟的现代物流中心大厦。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将龙口港列为北方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港口之一,而今,历经近百年的薪火传承,“商云蔚起规模宏远”,对于龙口港来说,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