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日”拉开物流节序幕
2009-11-23 11: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记者阎密报道11月17日,以“首届中国物流人才培养校企联动论坛”为核心活动的“2009中国物流人才日”在南京召开。作为2009年中国国际物流节的品牌活动之一,此举拉开了第五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的序幕。出席论坛的代表们围绕校企互动培养高级物流人才、实现供需对接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间还特别举行了“全国运输与物流院校培训实践基地”和“全国运输与物流院校教学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对我国物流教育战线作出卓越贡献的教育工作者,颁发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荣泰物流奖励基金-教育奖”。专家和业界认为这是校企联动迈出的有益一步。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倪玮在演讲中指出,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物流人才总体不足,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紧缺匮乏,严重影响着我国物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为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组织了“2009中国物流人才日活动”,为物流企业与国内物流高等教育院校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该平台一经推出备受关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道路成为代表们的共识。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靳文舟认为,目前物流人才供需双方不对应。他说,随着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各大院校的物流相关专业也日益丰富。但是,这种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实际需求,这就形成了培养专业与需求广泛的不对应。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秘书长尚尔斌认为这是模式之痛,是转型之痒。他表示,目前一部分物流人才的培养还属于计划经济模式,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则是市场模式,这就造成了人才供需互不适应的尴尬局面。他认为,未来真正需要的是知行合一的人才。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表示,一部分院校的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通常是以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传授学生,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他还坦言,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不是完全靠大学,而应该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他还大胆提出,学生要到企业去实习是天经地义的,但为什么教师为什么不可以也有个去企业实习的阶段呢?北京物资学院张副院长对此也表示赞同,她建议,在校企联动、供需对接中,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水平;应该构建学生实践平台,并建立模拟企业业务流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在致辞中指出,这次“物流人才日”是物流节的第一个活动,很有意义,显示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校企联动很重要,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共赢局面。今后,协会还将进一步提供交流与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