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莫成“大祸车”
2009-11-26 2: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大货车,作为城市建设和物流交通的载体,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然而,超速、超载 、撒漏以及大货车造成的车祸让人触目惊心。大货车为何屡屡闯祸?治理大货车该如何出手?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张磊报道
大货车屡屡闯祸
10月25日上午9 点,杭鞍快速路人民路下匝道处,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在毫无刹车的情况下,一头撞向正在等候下桥的车队,造成13辆车不同程度受损,有的车辆叠起了罗汉,有的甚至半个车身已经探出了桥外。
对于这样一幕,市民也许并不陌生。 据统计,2008年青岛市发生了10起特大事故,其中大货车事故就占到9起。而今年以来,由大货车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依然屡屡发生,近9成重大车祸都与大货车有关,一时间,大货车成了市民眼中的“大祸车”。
挂靠经营先天不足
一方面,大货车几乎成为“过街老鼠”,而另一方面,大货车司机和车主则是一肚子苦水。
老牛(化名)就是一名大货车车主,他感觉自己很无奈:“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老牛目前养着一台东风牌半挂卡车,也就是市民所说的“集装箱大卡”。
然而,老牛虽然养车跑运输,但他并未注册公司,而是把车挂靠在青岛交运集团,“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老牛告诉笔者,要想经营集装箱运输必须申请各种营运证,而像他们这样的散户根本不具备申请的资质,所以挂靠经营也是唯一出路。在每年缴纳一定的挂靠费后,母公司不干涉车主的经营,而要想多赚钱,就必须压低成本,所以多拉快跑就成为行业通病。
笔者了解到,除集装箱大货车外,运送土方的大货车市场也是这种情形。挂靠公司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也无法管理挂靠车辆。无人监管的散户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使用套牌车、黑牌车、无牌车、报废车辆上路等情况时有发生。
治标更要治本
先天不足的大货车经营市场在2000年后又遭遇了恶性竞争,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出现。
老牛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青岛八号码头至黄岛之间集装箱运输为例,扣除流动成本,每趟的毛利润为300元左右,而每年 20000多元的车辆保险费、挂靠公司费用、车辆维修和折旧以及每月开给司机的固定工资,统统算来就几乎不挣钱了。“司机有时候还会半途偷油或者干点私活,这些也是行业潜规则,所以2000年以后,大量小车主的出现,造成了供需不平衡,恶性竞争自然难免。”老牛说。
面对一再闯祸的大货车,青岛市交警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并与运输单位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和《安全营运保证书》,与运管局、建委、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对同一辆大货车存在非法营运、撒漏等多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实行合并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
但在车主们看来,要想让大货车告别“ 大祸车” 的恶名,一罚了之只能治标。 老牛告诉笔者,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统一运输价格,避免市场恶性竞争,同时规范车辆挂靠行为,理顺大货车经营市场,这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