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风险多措并举中船重工调整结构促发展
2009-11-30 18: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尽管手上的订单是到2012年,达3000万载重吨,但金融危机对造船业的冲击仍不容乐观。”日前,中船重工副总经理钱建平对外表示,鉴于目前船舶市场的低迷,中船重工将着眼船舶未来市场需求,深入推进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优化设计,加快高新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有市场潜力的非船舶产品开发,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造船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承接新船订单大幅下降。“今年前10个月,全球新船成交2190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下降85%,新船成交价格较大幅度下降,接单难、融资难、交货难已成为造船业所面临的三大难题。”钱建平告诉记者,金融危机造成了船东不愿订船,不敢订船,即使船期到了,也迟迟不愿早拿到船的尴尬局面。
对此,中船重工始终坚持“严控风险、危中求机、持续发展”的方针,实施“保好军、做稳船、强力发展非船”的应对策略,有效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钱建平说,由于公司实施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得公司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前10个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完成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完成经济总量将超过13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总体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加强油船等传统市场开发的同时,中船重工正大力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船舶市场。”中船重工生产经营部的王良主任告诉记者,未来市场的竞争已不再是看谁的“载重吨位”有多少,而是在注重"载重吨位"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他说,近期公司已承接了32万吨VLCC、国内首艘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水三用工作船和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
“通过加强造船前期策划和技术准备,狠抓船舶建造质量,保持了总量的持续提高。”王良告诉记者,前10个月,船舶产值同比增长14.9%,造船完工同比增长36%。其中,适应国际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18万吨新型散货船、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船舶和海洋工程批量交付用户。修船总量同比增长44.8%,其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修船比重占到33.8%。船舶配套产值同比增长21%,柴油机、甲板机械、螺旋桨、阀门等主要配套产品持续增长。
“在民船平稳发展的同时,公司还重点围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煤机装备、机场物流、轨道交通、港口机械、节能环保等领域,强力发展重大工程装备。”钱建平介绍,目前2兆瓦和850千瓦风电机组批量规模已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和品牌地位显著提升。此外,中标了昆明新机场行李分拣系统、信息系统、弱电系统,全面实现了替代进口;国内首套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不断成为中船重工持续稳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钱建平告诉记者,在船舶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中船重工将不断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的后劲。他透露,目前,新型32万吨VLCC已投向市场,新型深水钻井平台的概念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已取得突破,5MW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家支持下正抓紧实施,所有这一切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特别是世界造船格局的变化和我国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都将为中船重工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钱建平表示,预计明后年中船重工主要经济指标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民船主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外,非船产业的发展也将不断加快。
“公司将在5年的时间内,将非船产业的比例由去年的38%,力争达到50%,这也是公司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钱建平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