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船公司资讯

赵沪湘:后危机时代航运公司的战略考量

2009-11-30 18: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后危机时代”,将是航运业的一个低谷期,也是航运业的结构调整期和变革期。日前,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裁赵沪湘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9”上做了“‘后危机时代’航运公司的战略选择”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上述观点。
  后危机时代还要三五年
  赵沪湘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但由于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步入持续增长轨道不可能一蹴而就,复苏之路必然是长期的、曲折的。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可能是3到5年的震荡调整期,这段时期不妨称之为“后危机时代”。
  他认为,航运业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紧密相关。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下降、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必然显著影响航运需求,使航运业务结构发生变化,使航运业务量呈下降趋势。
  2008年上半年,国际航运还是一派繁荣景象,但从9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实体经济,国际贸易剧烈波动,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一落千丈,2008年12月跌到663点,比2008年5月的历史高位11793点降幅高达94.4%。今年5月全球船舶订单为零,创下至少7年以来最低水平;集装箱业务陷入谷底,运力严重过剩、运费大幅下挫。
  全球航运市场噩耗频传:乌克兰干散货船公司IndustrialCarriers成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家宣布破产的航运公司,随后瑞典船务公司SvithoidTankers申请破产,韩国干散货运营商Parkroad公司破产,丹麦干散货船经营商阿特拉斯(Atlas)申请破产,新加坡干散货运输公司Armada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海运公司濒临破产。
  航运企业将面临长期严峻挑战赵沪湘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及世界航运业复苏前景很不明朗,航运企业将面临长期严峻挑战。他给出了三点理由。
  ———中国扩大内需政策难以体现到国际航运上。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7.9%,主要是受益于大规模政府支出和巨量信贷,推出的十项重要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难以体现在国际航运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由过分依赖“外贸出口”逐步向“拉动内需”转变,而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带来积极作用,但对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和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运力过剩问题仍十分突出。金融危机之前,航运业形势一片大好,导致整个行业急速扩张,新造船订单大幅增加,造成目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的运力严重过剩局面。目前,尽管新订单数量大幅减少,提早避免了航运危机的发生,但船舶交付数量在未来三年仍会明显增加,这有可能导致贸易好转之后的运力供给增长继续快于需求增长,继而对整个航运业的重新复苏和繁荣产生抑制作用。
  ———航运业结构调整十分困难。航运业是资本、技术十分密集的行业,也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其资产、技术特性决定了资产重置周期长,落后产能淘汰慢。此次金融危机,将导致国际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进而使全球航运业进入结构调整期。一些落后运力将被淘汰,航运企业将出现大规模的整合重组。因行业特性限制,落后运力的淘汰、行业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航运业的低迷徘徊期可能会持续得比较长。
  航运公司的战略选择赵沪湘说,伴随着挑战,也会有机遇。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也必将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中国航运企业在全球结构调整、世界航运格局变动中将面临快速做强做大的战略机遇。作为航运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应顺应世界航运业发展趋势,练好内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把握各种机遇,争取危机过后的更好更快发展。
  首先,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管控能力。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经营环境复杂。无论是内部整合进行集约化经营,还是对外并购进行规模化扩张,都要求航运企业应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整体管控能力。风险管理应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全覆盖。通过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增强专业化、系统性的管控能力,以从容地应对危机,赢得发展。
  其次,努力进行增收节支,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在当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航运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努力控制成本和管理费用,多攒一些钱,储备好过冬的干粮;同时积极进行“危”中寻“机”,把钢用在刀刃上。
  第三,积极进行资本运作,增强发展后劲。航运业是重资产的行业,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非常大。为克服行业景气周期影响,在行业低谷期能够生存和发展,航运企业除了控制好风险,量力而行,进行稳健经营外,必须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积极进行资本运作,通过上市进行融资,利用社会资本分散资金风险,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原中外运集团一直高度重视资本运作工作。
  中外运股份公司、中外运航运公司都是在行业上升周期完成的境外上市。由于募集了充足的资本,两大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目前中外运航运公司是业内现金流最充足、经营绩效最好的企业之一。
  第四,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实现共赢发展。从广义上讲,航运业是物流业的一部分,两者“不分家”。事实上,航运业和现代物流业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在经济萧条期,航运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航运物流企业与大货主企业都应通过抱团取暖、共享资源,走联合发展之路。即使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各大航运企业之间、综合物流企业之间,也应提倡竞争合作,共度时艰,走共赢之路。
  最后,积极进行创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努力进行技术创新。航运企业必须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节点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的物流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网络化。二是进行管理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物流业务国际化条件下,航运企业需要在精细、专业、特色、高效、新颖等方面下功夫,加强供应链管理、网络管理;努力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调整和转折时期,应以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为标杆,认真寻找差距,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变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母子公司体制。
  赵沪湘最后指出,“后危机时代”,将是航运业的一个低谷期,也是航运业的结构调整期和变革期。鉴于全球化方兴未艾,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大发展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航天科技、海洋工程等新一轮产业革命逐渐兴起,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后危机时代”也不会延续太久。随着危机过后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航运业也将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