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费难结冰天雪地出车更不易
2009-1-15 16: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难结的运费
2008年11月5日凌晨,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新疆乌鲁木齐。卸货的地方叫777仓库,里面挤满了内地运鞋子过来的卡车和哈萨克斯坦跑国际联运的货车。进入停车场那一霎那,借着天龙车的灯光,记者恍惚以为时光倒流:停车场里挤满了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卡车,好生威风,让喜欢卡车的小记咽了好几次口水。由于新疆的时差比内地晚2个小时,所以上午10点才开始卸货,装卸工迎着寒风辛苦地搬运着一袋袋的鞋子,到了2点吃午饭的时候,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馕饼”干啃着,看上去让人觉得辛酸。相比之下我们要稍微好点,刘师傅把从四川出发时买的方便米饭拿出来,让我们去收货人的办公室里加工一下,吃起来是有滋有味,的确比方便面要好些,这也算是卡车司机的小幸福吧。
货物卸完时,已经到了傍晚。我们跟随着同行到达的陕西货车司机李师傅一起,前往乌鲁木齐的物流中心——乌鲁木齐市南郊停车场。这里聚集着全国各地的货车,可能超过1千辆。外地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17.5米低平板挂车,看来这种“批量”货车现在充斥着运输市场,所以谁也别指望运价有多高。
6日,刘师傅前去卸货的地方领取运费,结果被告知没有钱,等明日再来。刘师傅告诉记者,领运费那里还有几个大前天到达乌鲁木齐的车还没领到,估计我们再过两天都难拿到钱了。返程的货也不敢找,装好了也没钱跑,真是耽误了不少时间。“装货的时候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还限制时间,说到晚了要赔偿他们的损失,但是却不及时结运费,对我们造成的损失怎么没人负责?谁让现在车多货少呢”,说到这里刘师傅是连连摇头。
记者发现,现在很多司机在承运货物的时候所签的运输合同都不是很正规,在遭遇信息部拒结运费的时候,很多人时间长了就会选择放弃,损失自己承担。因为要打官司没有一个完全的依据,再者为了几千元或者1万元打官司的话,只会耽误自己的时间,造成更大的损失。很多信息货运部其实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没有固定场所,从上到下也许就一个人,租用着停车场的门面,拖欠大量的运费后,卷着这些钱就不知去向,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两起了。所以现在很多司机宁愿运费低点都到口碑好的信息部拉货,那样也能给自己一个保障。在苦守了3天后,终于拿到了剩下1.8万元的运费,这下终于可以去找回程的货了。
2008年的第一场雪
8日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在一辆辆等待回家的货车上。卡车司机们并没兴趣欣赏这美丽的雪,他们更多的是充满焦虑。刘师傅看见下雪后就开始唠叨:“这下明天油路可要被冻住了,找到货后发动不了车怎么办?”刘师傅的担心是有原因的,刚到乌鲁木齐的时候,气温还不到0℃,路上只有0号柴油加。一下0℃后,这些柴油就会结冰,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尤其是南方车辆长期在温暖的环境中使用,遇到寒冷的天气更难启动。
9日上午,刘师傅去找货,记者和副驾驶涂师傅就去停车场内试图发动车辆。由于停车场内车太多,我们的车停在最里面,从住宿部走到车旁足足需要20分钟,寒风呼啸中,看着一辆辆掀起驾驶室泵油的车,不由得让记者想起了前几年火了一把的刀郎,他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的就是是乌鲁木齐的雪。记者把这首歌小改了一下,发现很符合现在的情况——“200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要早一些。停靠在南郊的长途货车,一个一个被冻得趴了窝”。涂师傅抽出了油箱的吸油管,发现上面结了一层冰,“得了,不用想了,肯定发动不了”。
而旁边那辆挂山东牌照车辆的驾驶员,开始张罗着烤油箱和油底壳,试图让车“暖和”点。反正没找到货,不慌不忙的涂师傅和记者就在一旁看着,看看能不能从北方司机那里学点什么“经验”。只见那位山东大汉,拿着一个手钳,上面夹着一个抹过汽油被点燃的手套就往车底下钻,用微小的火苗来回烘烤着发动机的油底壳。我站在一边“不寒而栗”——站在这穿着棉衣的我都觉得寒风刺骨,趴在冰冷的地下那是什么感觉?面对着自己这“端不走的饭碗”,无奈的卡车司机还能怎么办呢?一会涂师傅就接到了刘师傅电话,言说今天的货都不靠谱,回去吃饭去吧,不用发动车辆了。一路上看到司机们有拿喷灯烤油箱的、有用稻草烧油箱的、也有往发动机上浇热水的,为了发动车五花八门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出口的路上横七竖八地停了好几辆货车,都是发动起来没走几步就熄火的,而停车场的维族保安焦急地催着那些车的驾驶员快点把车挪走,一个安徽车的司机无奈表示,没办法,油冻了只有慢慢烤了。看着这些在寒风中烤油箱的货车司机们,也许在暖气房里吃着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东西的人们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若没有卡车司机的辛劳付出,这些东西会自动来到你面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