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港:“破茧化蝶”正当时
2009-1-17 22: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
九江港是长江5个主枢纽港之一,也是我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水路口岸,已列入我国“十一五”时期扩大开放的水运口岸,去年11月又成为海峡两岸首批开放海运直航口岸。尤其是上港集团牵手九江港后,强强联合,以航运为线,以物流为面,建设九江大口岸,搞活水运大物流,着力将九江港打造成为江西通江达海的枢纽强港。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九江港城西港区,这里机器轰鸣,热闹非凡。港区集装箱码头暨物流园区已开港运营,昔日宁静的乡村,如今成了繁忙的码头。
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方中告诉记者:“上港集团牵手九江港后,在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暨物流园区一期工程,从破土动工到开港运营仅用了427天,创造了九江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
与上港集团合作打破发展瓶颈
九江港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京九”大动脉的十字交汇处,东距上海856公里,西距武汉269公里,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圈的接合部,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198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口岸。
近年来,九江市提出要把九江建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九江港口优势,建设区域物流中心。但是,制约九江港发展的码头、堆场等瓶颈问题依然突出,即使有货物要从九江港出港,但九江港堆场不够,码头又忙不过来,无法运输。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投入巨资,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码头、堆场等。2008年2月1日,九江市与上港集团合作,成立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上港集团占91.67%股份,九江市国资委占8.33%股份。
上港集团2000年提出了“长江战略”,先后与武汉港、南京港、重庆港合作。所谓“长江战略”,就是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以港口为基础,以物流为结点,以集装箱运输为龙头,以区域性枢纽港为核心,形成各区域性集货网络,最终形成以上海港为终端,辐射全长江流域的集装箱物流网络。重组九江港后,上港集团“长江战略”基本完成。
与上港集团合作后,九江市按照“建设九江大口岸,服务全省大发展”的理念,全面拉开了港区发展框架。2008年12月27日,总投资4.4亿元、年吞吐量30万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投资2.3亿元的物流园区也粗具规模,制约九江港发展的瓶颈已被打破。这不仅是上港集团以腹地经济为支撑、构建长江物流运输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促进九江港尽快融入上海港口体系,推进九江沿江大开发,建设九江大口岸,搞活水运大物流,推动江西大开放、大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为江西通江达海的枢纽强港
上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企业,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位,被业内誉为“最具效率、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上港集团与九江港强强联合,加上水路运输以其运量大、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势,给九江港水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九江港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我国钢厂、电厂的矿石和煤炭需求下降,但是基本建设和能源消耗等最基本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相反会促使钢铁和电力企业寻求新的最低成本的物流链。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这必将扩大钢材、煤炭等生产资源的需求。这些都给九江港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给九江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九江港现有集装箱、散货、件杂等生产性泊位18座,其中5000吨级泊位9座,堆场总面积32万平方米,岸线总长2190米,最大起重能力50吨,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货物进出方便、快捷。九江港上通重庆,下达上海,并延伸直达世界各地,已开通了九江—上海—世界各港的集装箱航班,每周20多班次船舶航线,可达美国东、西部沿海基本港及内陆点,欧洲基本港及内陆点,地中海基本港及内陆点等,为江西货物通江达海提供了便捷的水上通道。
本报记者何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