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深港口岸合作不断走向全方位具体化

2009-11-8 1: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皇岗口岸出口,协管员正在引导过境车辆按道行驶。 
"随着深港合作日益密切,两地在出入境口岸方面的合作也不断走向全方位、具体化!"最近,在香港湾仔入境大楼的办公室里,香港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陈孟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陈孟麟在香港入境事务处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还曾经担任过罗湖和皇岗口岸的副指挥官,谈起深港两地在出入境口岸方面的合作,他如数家珍。 
多方建立合作机制 
两地合作由来已久。他笑着说:"为了接受你们的采访,我专门和同事查阅了有关资料。两地的合作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当时的合作主要是个案性和业务性的。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两地之间来往的人流和车流增速迅猛,合作越来越密切。" 
陈孟麟说,双方合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热线电话联系机制。在深港两地6个陆路口岸,双方之间都设有热线电话,主要沟通相关业务情况以及寻求个案协助。比如在遇到人流突然增加的情况时,双方及时呈报交流,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此外,如遇到个别不能入境、证件遗失、交通事故等个案时,也及时互通信息,要求对方予以协助。陈孟麟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最早开通热线电话的罗湖口岸,至今还保留着手摇式的古董电话,这是双方合作的最好见证。 
二是边境联络机制。对于许多重大事项,深圳边检、市政府外事办、海关等单位,对应港方的入境处、警察局、海关等,双方在每周都举行联席会议,就有关困难个案、遣返案件等进行协调商讨,提供相关材料。 
三是共同成立节假日领导小组。面对重大节假日来临时两地遇到的人流高峰,双方及时交流人流、车流数据,共同估算小时高峰人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召开节假日领导小组"桥头会",就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协调,对人流进行控制,解决关口人流堵塞的状况。陈孟麟对2004年罗湖口岸创下的单日39万的最高过境人数纪录仍记忆犹新,这一纪录随着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的开通,至今仍未被打破。他说,"如果没有双方的共同努力,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当时大批过境旅客涌入,罗湖火车站月台上站满了人,最多时有5000多人在等候。经过双方的紧急协商,共同采取应急措施,如减少火车进站次数、不断播发预警通告疏散人流、部分停售火车票等,才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的紧急状况。 
"罗湖桥的改造工程也是双方合作的成功范例!"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罗湖口岸,是人流最密集的口岸。2002年之前这里的过境环境确实不如人意,人流全部拥挤在桥下,夏天没有空调,天气炎热,附近的深圳河不时传来异味。改造工程是对桥面进行加宽,并改善通风环境,加装空调。而当时的改造工程相当艰巨,如果完全采用密封施工,遇到台风时桥桩柱将不能承受压力可能引发断裂,并且每天只能在收关之后进行。双方共同确定了设计方案,并就设计、监理事宜达成了谅解备忘录,建设经费由深港共同分担。为解决不接轨的问题,经过协商,港方的工程委托深圳方进行,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一工程。 
合作之手越握越紧 
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到香港旅游的人数锐减。中央为支持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开放了"自由行"。几年来,来往深港两地的人流量逐年上升,2008年达到1.66亿人次。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的相继开通,大大分担了口岸人流压力,双方开启了全方位合作局面。随着人流交往日益密切,两地在口岸验放方面的合作也渐入佳境。 
谈到近期的几项合作,陈孟麟说,今年深港两地开放了在深的非深户常住人口赴港定点旅游项目,双方的合作处理得很好。深圳一方采用24小时提前通关名单的制度,使这项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目前已经有200多个旅游团2000多人次经深圳湾口岸出入境。 
对于今年5月开始的甲型流感填表申报制度,双方也是本着包容协作的精神开展了多方面的具体合作。包括对于表格的设计、发放、回收等多项细致的工作,双方的卫生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都有密切的配合。 
2004年底双方开始采用电子化的手段验放旅客,到2006年起全面推行自助查验系统的电子E通道,至今双方都已有100多条。双方从居民信息采集方面开始都有互相协助,如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曾委托香港中旅,在香港中旅集团总部和设在香港旺角的中旅分社设有两个专门点,供香港居民进行自愿自助查验系统信息采集,大大方便了香港居民。对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双方也正在就电子化验放进行可行性研究,将尽快开通专供深圳居民使用的电子通道。 
面对未来充满期待 
谈到对双方今后合作的期待,陈孟麟的回答是:"仍然是不断地加强沟通和交流!" 
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港人北上,深圳人南下,两地生活精彩融合,口岸在打通人流、车流和物流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陈孟麟说,现在出入境旅客查验系统和货物验放系统都相对成熟,目前增长最快的是出入两地的私家车,每年的增速超过10%。据统计,前年是440万车次,去年达500万车次,今年预计将会更多。而对于这一部分的查验系统,他坦言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他希望以后双方在证件查验手段的自动化升级方面可以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同时,他还希望双方可以加强口岸业务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关注双方查验方面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虽然两地的制度不同,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统一,但我相信整体查验将是我们合作的最终方向。"陈孟麟最后充满信心地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