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钢铁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2009-1-19 17: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对于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此次出台的振兴规划具有长期战略指导意义。可以说,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钢铁的需求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从而导致了钢铁行业长期的供求关系失衡。钢铁产品供不应求,从而造成了钢铁行业长期的高利润。2000~2005年钢铁业平均利润远远高于其他相关产业,而钢铁业的高利润自然会吸引大量的各种资本进入。
但钢铁业是一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容易受到资本不足、技术不足的限制。因此,许多企业进入钢铁业往往会起点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技术劣势,从而使得中国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也就是说,近几年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企业效率低、产业污染严重、竞争力不足而又快速扩张的状态。
正因为中国钢铁业的劣势发展,美国次贷危机一出现,钢铁业就首当其冲。从2008年10月起连续几个月出现全行业的亏损。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钢价大跌导致企业亏损。而这些的主要原因又在于钢铁产业集中度低,落后产能过大,国外钢铁需求一减少,再加上房地产行业持续不景气,从而就出现目前中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的状况。
因此,这次钢铁产业规划的产业政策重点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从而帮助中国钢铁业控制规模和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钢铁业有序健康发展 (上接A5版)还有,如何缓解目前国内钢铁企业面临出口需求减弱的问题,估计政府还会对钢铁业出口退税调整,即通过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的空间以及用自己生产代替进口,来大力推进钢材出口,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据报道,这次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是一个3年规划,它既解决眼前困难,也考虑到中长期产业规划问题。对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规划主要立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
这里又包括提高钢铁企业的淘汰标准,比如说,可以通过节能减排与法律的手段,设定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完善淘汰机制。同时,建立起钢铁业的产能退出机制。而钢铁业的产能退出机制并非是简单地关闭企业就一了百了,而是要通过利益激励机制让不适应的企业自愿地退出。比如说,地方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还有,在这种淘汰及退出机制中,要建立起地方政府问责机制,以此来约束地方政府盲目扩张的行为。再就是,国家对于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会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铁矿资源。
钢铁业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也就是说,毛泽东所说过的“以钢为纲”。中国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中,钢铁业的快速扩张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受相应的发展瓶颈约束也不大。
但是,由于钢铁业的快速扩张,也导致了钢铁业未来发展有不少问题。由于受种种利益牵扯及产业发展制度路径依赖,如果不对钢铁业进行重大调整与改革,在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钢铁业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大障碍。
因此,中央政府借助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对钢铁业重新规划、重大调整,及对一些行业制度规则全面改革,既是为钢铁业未来创造条件,也是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