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理性 少一些冒进
2009-12-12 1: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隋秀勇
2000亿元投资、40个支线机场开工建设,在我国机场建设历史上可谓空前。加之近几年出台一系列支持支线航空市场发展的利好政策,有钱又有政策,可谓千载难逢。地方政府兴建机场热情更是高涨。但支线机场的运营与发展,仅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其更需要地方建设者用科学、理性的思路去谋划。
西部大开发和迎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对航空运输需求必然上升。目前,中西部运营的机场中,只有成都双流、昆明机场等能有所盈余。而在此轮机场建设热潮中,中西部地区在数量占据了九成以上的比重。如此多的机场扎堆落户中西部,在短时间内的投资热可能导致供大于求的矛盾。
而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一些机场确实存在着吞吐能力低于需求。早在2007年,济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就达到435万人次,机场预计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济南国际机场航站楼扩张项目将于2010年完工。2008年投入使用的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在2009年航空市场不景气的条件下,刚刚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部分支线机场建设,可能具备大发展的条件。这些地区的支线机场不但满足地方经济对航空运输的需要,而且可以作为上海机场的卫星机场,共同打造上海国际航空枢纽。
在支线机场的发展建设中,国家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而发展中西部支线机场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建设多少支线机场,多大规模的机场,多高规格的机场,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
发展航空业本没有 “东西”区域之分,中西部地区也需要充分的利用好国家机场建设资金和利好政策。但作为空运业的后发地区,需要认识前车之鉴,在支线机场建设中少一些冒进,多一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