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就业指导

别让教育“拖累”人才

2009-12-12 1: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待业在家”,一边是汽车人才的供不应求。伴随我国汽车市场的惊人增长,这种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专家认为,汽车人才培养的滞后,可能会拖累汽车产业升级的速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单单指望企业自身 “人才造血”或 “海外淘金”是远远不够的。汽车人才的培养无论怎样还要依靠教育体系来为之 “输送原料”。
    但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让人最为担心的恰恰也是这一点。因为眼下各类院校的汽车、交通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让人十分满意:无论从人才的输出速度,还是人才的整体质量上看,都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力度有些许距离。造成的结果往往是, “学院派”们在汽车行业的 “初试啼声”往往都很 “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汽车行业所需人才相当 “广泛”;既需要技术研发上的一流高手,又需要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不止需要精良强干的销售人员,也需要默默无闻的维修师傅……想要为汽车行业提供实用的人才,汽车教育必须要多下一些苦功才行。
    对此,笔者认为,各类院校在培养汽车人才时,除了帮助他们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更要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创新思维、开拓视野、锻炼动手能力。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广大院校应该根据学生所学课程为其安排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不管是销售、生产,还是维修。因为汽车厂商所需的都是容易 “上手”的 “准员工”。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得到有效的实践经验,必然有助于他们早日成才。
    同时,学生自身也要为投入汽车行业做好多重准备。比如一名销售人员,对客户提出的相关汽车养护知识的了解就十分必要,而这既可以通过工作获得,也可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顺手”掌握。还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非来自于课本,更在于 “潜心的观察,专心的思索和静心的修养”。
    此外,人们还应改变一些固有观念,比如对从事汽车维修与销售工作的大学生的“轻视”。实际上,这些工作并非光靠“吃苦耐劳”或“耍耍嘴皮子”就可应付的。可以说,每一个环节上的汽车人才都是极其重要的。
    近日,笔者欣喜的看到一条消息。在素有 “中国汽车摇篮”美誉的一汽集团的所在地——长春,一年后就将崛起国内最大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它不止为一汽集团 “服务”,也将为整个汽车行业每年提供上万人的专业人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