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业大物流看大亚湾正大展宏图
2009-12-12 2: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笔者在此先借用先圣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华厦,即便是翻破史书,二千多年的贞观、文景、永乐、万历、康乾等几度盛世,也都无以借鉴。虽然我们的近邻日本明治维新,与二战之后日本南韩、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三段历史,看似有可借鉴之处,基于我国的国情、人性不同,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可供借鉴的并不多。
虽然说难以寻找可借鉴的历史,但是,从1980起至今,这30年国内的发展,却能给我们多次可供借鉴的发展史,或者说难听一点是可供借鉴的投机史。政策引企业、企业集资金、资金聚人才、人才促消费、消费拓发展、发展抬地价、地价推楼价。不妨看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90年的上海浦东。2000年的天津滨海。2006年的北部湾。2007年的成都重庆。2008年的长株潭。没有一次逃脱出政策搭台资本唱戏、投资与投机并存的中国特色。
世界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萧条,企业开工不足,在出口大幅下滑、就业严重萎缩的内忧外困的压力下,管理层为了舒缓压力、提振经济,不仅匆匆忙忙推出《珠三角发展纲要》,全国家电、汽车下乡,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银行巨额放贷(以超过8万多亿)等等一大堆政策,而珠三角地区在享受全国性经济振兴政策的同时,更是独享《珠三角发展纲要》、《深圳特区扩容》双重利好,在国家政策与银行资金加上民间投机资本的追逐下,笔者认为,珠三角必将上演又一轮疯狂。
一言成谶时不再来
在经历了上世纪的粗放式发展之后,珠三角各城市区域都是厂房林立,沟壑纵横,垃圾成堆,人满为患,寸土尺金。如果说在80年代来深圳的拓荒牛,是靠出卖体力与脑力的掏金者,那么经历了三十高速发展的中国,在高层匆匆忙忙推出《发展纲要》的珠三角鼓动下,想要在此轮发展浪潮中有所斩获的话,就只能是靠敏锐+资本+知本了。笔者再次重提90年代深圳最牛的一句广告语:“错过了80年代的深圳,不要错过90年代的淡水”。虽然此爱迟来了二十年,但不得不说一言成谶,只是笔者想将该广告语修改一下,“错过了上个世纪的深圳,不要错过本世纪的大亚湾”。
前景辉煌预期成就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惠州的石化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明确了惠州打造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未来几年,惠州将全力推进大亚湾石化区建设和炼油、乙烯两大项目增资扩产,确保2012年达到22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的规模,2020年具备4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的规模。同时,大力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特别是精细化工项目,加快形成炼化一体石化产业链,力争2012年全市石化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2020年超过900亿元,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大亚湾区目前已经开发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已落户项目共有48个,投资额逾1000亿元,炼油、乙烯及其中下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产业规划修编(27.8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完成,正在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产业规划修编 (65平方公里)》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编制工作。投资约7亿元的石化区第二条污水排海管线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初稿,计划3年内完成该项目的建设。石化区北环路目前已经进场施工,计划2010年12月建成通车;滨海大道计划明年初动工,年底竣工。
石化区已投产的中下游项目11宗,在建中下游项目9宗。此外,石化区已经启动了精细化工园首期3平方公里土地的规划,计划于明年初启动征地和土地平整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精细化工项目招商工作。中海油惠州炼油二期项目用地目前正在进行填海、土地平整、20清表拆迁等工作。
一切都以数据说话
上半年大亚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1亿元,增长12.4%,增幅比第一季度高出7.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66.3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1.9%。上半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4.1%。截至今年6月,全区投产项目185宗,在建项目36宗,筹建项目35宗,在谈项目26宗。
财税收入实现逆势而进。上半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5亿元,增长16.3%。全区税收总收入合计49.6亿元(扣除海关代征税后,国、地两税收入合计19.2亿元),增长19.0%。其中,在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6月正式纳税的有力带动下,国税收入单月创收5.4亿元,累计完成13.4亿元,增长28.6%。
上半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42.2亿元,增长15.9%;其中石化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22.9%。在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及电子行业订单逐步增多的利好因素下,4、5、6月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2.8%、10.0%和15.9%,工业生产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逐月递增的良好趋势。今年上半年,大亚湾区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3.6%。
“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炼油达到220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到2020年,炼油达到4000万吨/年,乙烯300万吨/年,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26万元,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滨海石化产业基地。”这是大亚湾区根据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成果和《纲要》赋予我市的战略任务确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