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设计体现"一国两制" 助澳门融入珠三角
2009-12-20 11: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广网澳门1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17分报道,十年回归,感受澳门。本月15日动工兴建的港珠澳大桥,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这一大桥的建成,将对澳门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连线正在澳门采访的记者何静。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你所在现场的情况。
记者:我现在就在港珠澳大桥接驳澳门的位置,这里叫明珠,位于澳门半岛的东部偏北的位置。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后面是澳门半岛东海岸的黑沙环,这里也是澳门通往关闸、拱北口岸的交通要道之一 ,大桥建成后,从香港过来的车辆,到达珠澳口岸人工岛,之后再将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主持人:在新建的人工岛上,将建成一个Y字形的分叉,这是一个独特的设计。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下有关人工岛的情况好吗?
记者:将要兴建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在珠海和澳门的东边,东西宽930至960米、南北长1930米,工程填海造地总面积近220万平方米,根据海水潮位资料,确定人工岛地面标高为5米,能防御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珠澳口岸人工岛有着鲜明的 “一国两制”烙印:珠海和澳门将修建独立的各自管辖的口岸,并针对澳门及内地不同的“左行、右行”交通规则,在口岸与大桥衔接处进行换道设计,既分开设置又相连互通。在澳门区域,由于经大桥来澳车辆不会进入澳门范围,因此澳门口岸设有境外停车场,泊位约5500个。口岸日后的出、入境验证车道各有18条,设有境内、外上下客区及物流装卸货区、轻轨站辅助设施等。
主持人:港珠澳大桥从筹备、设计到现在的动工,一直都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大桥的建成,对澳门的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记者: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 “一国两制”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是全球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世界级跨海通道,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承接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全面融合的世界级发展课题。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总投资729亿多元,预计2015年建成。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使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开拓多元化经济产业发展。大桥建成之前,珠海、澳门及香港的公路交通一般要4个小时左右,大桥建成后,不但可以从澳门直接开车到香港,而且时间只需要30分钟。
澳门经济学会会长刘本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动工建成后,澳门将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地区,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珠三角的发展将从民间“单轮驱动”转变到政府和民间“双轮驱动”,区域发展将更具持续动力。借助区域资源整合以及错位发展,澳门可扩展更广泛的服务对象和发展空间。
澳门有关方面的人士指出,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随着通关措施不断简化,以三地楼价、生活指数相比,不难想象会有更多香港居民选择“香港上班、珠澳居住”,利用港珠澳大桥优化生活环境。同时随着大桥的建成,澳门将逐渐融入“大珠三角洲城镇群发展”及“一小时经济圈”,澳门城市价值将大幅提升,同时,也加快了物流、人员乃至意识观念的流动和沟通,将进一步持续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