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压力下的汽车普及之路
2009-12-20 19: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李卫卫
这几天,一些普通老百姓以前闻所未闻的名词,开始一跃成为了热门语汇。毫无疑问, “低碳”伴随着一波三折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风潮,正在席卷全球。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是确实感受到了来自 “低碳”的压力,因为它极有可能决定着我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汽车专家陈光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断言: “哥本哈根会议标志着我国将走上低碳汽车的新征程,而发展低碳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新 ‘游戏规则’。”
这种判断绝非是夸大其词。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作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而目前国内碳排放总量中,汽车业占5%的比重。
虽然目前看来这样的比例似乎并不足以让汽车行业作出如此之大的反应。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我国的汽车产业还尚处于初级阶段,汽车消费市场还未成熟,目前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年新增车的数量高达千万辆之巨,而且未来还很有可能保持15%~20%的年增速。
这也就是说,汽车行业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高。据统计,在一些汽车产业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在碳排放量中所占据的比重高达25%~28%。
有专家测算,按照目前车市的增速,到2020年我们国内的汽车总保有量将超过2.4亿辆,比美国还要多出20%。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来自汽车的碳排放压力将会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所要面对的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也将更大。
汽车消费不可能止步,而低碳的要求也需要满足。如此看来,减少碳排放和国内的汽车普及趋势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但这并非没有化解之道,其解决途径就是——国内的汽车行业必须走上低碳的发展之路。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发展小排量车、促进新能源车的加速发展都是低碳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这当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毫无疑问的首选。
有人据此判断,在哥本哈根的低碳压力之下,国家必将会加快新能源车的发展步伐。而近日国家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王书林也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预计2010年3月份正式颁布。这种趋势下,相信低碳、高速的生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