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即将建成让曹荣根心中云南花卉的东盟版图更加清晰,实现无缝冷链物流、加强花卉研发品种权、建立花卉专业交易中心……这一次,将云南融入东盟自贸区,并让云南成为亚洲花卉中心的愿景在做足了精心筹备后似乎不再遥不可及。
不过,曹荣根也觉得这样的版图在实践中困难重重。“这并非是一个只关乎于企业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交通、商务等部门的问题,应该是整个云南每个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的过程。”
某种意义上,曹荣根的经历对于云南很多优势产业都具有同样的启示作用。诸如花卉、农产品这样的云南优势产业在东盟市场内的行业强者,也在思考未来如何抵御来自全国的竞争,其他的产业,也有太多的功课要做。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即将建成,景洪港将越来越繁忙
昆曼公路开通,大大缩短了货运时间和降低了运输成本,图为昆曼公路老挝段
驮着货物的大象,穿梭在泰国清迈夜市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花卉产业:借东盟走向世界
曹荣根介绍,这几年欧洲花卉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从80%一路下滑到30%,而云南出口的花卉占到了60%以上,这足以说明云南花卉在东盟的市场潜力。
八年前,昆明锦苑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根(以下简称:锦苑花卉)就开始在泰国建立销售分公司,“闯荡”东南亚市场。“那时的我,曾租老挝木船走过澜沧江—湄公河,也曾为空运鲜切花苦等仓位,看中的就是花卉等农产品与东盟市场的互补性。”曹荣根说。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明年1月1日建成,曹荣根开始了更大的规划。多次到欧洲花卉中心荷兰考察的他发现,“中国是世界三大花卉种植中心之一,而云南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全国的鲜切花产量也是数一数二。荷兰因为发达的物流条件而成为欧洲花卉的生产和交易中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也为云南成为亚洲花卉生产和交易中心奠定了基础。”曹荣根非常看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给云南花卉带来的新机遇,“应该说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从物流条件等各方面为云南花卉在东盟布局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现在的他,对于云南这个花卉大省成为亚洲的花卉中心充满了期待,开始考虑利用好昆曼公路的冷链物流动脑筋。
对于昆曼公路的热衷,曹荣根看中的不仅是泰国,“泰国市场早在几年前就奠定了基础。”在曹荣根心中,沿着昆曼公路再向南延伸,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更远的菲律宾、欧美等市场才是未来的焦点。
“云南种植的温带花卉在泰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而通过泰国便利的航空、海运和铁路运输,能将云南的鲜切花销售到更多的国家。”曹荣根介绍,这样的念头并非空想。这几年欧洲花卉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从80%一路下滑到30%,而云南出口的花卉占到了60%以上,这足以说明云南花卉在东盟的市场潜力。
“而我每跑一趟昆曼公路,回程都不可能放空车,于是,东南亚产品也会源源不断地跟着我的物流链条流回昆明,再利用昆明的平台输往中国各地。”曹荣根明年的打算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一级分销中心,“先把物流网络铺起来。”
鲜花之外:其他产品仍可互通
2003年黄秀莉刚开始做泰国商品生意时,昆明街头的泰国商品店寥寥无几。如今,成规模的泰国精品店在昆明已很多。
而在这8年间,越来越多的云南人也关注到这一市场。
做了6年泰国商品进口生意的昆明素可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秀莉,正筹划着明年做一些出口生意,并扩大进口商品的种类。
“把我的商店取名为素可泰贸易有限公司,就基于对泰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黄秀莉直言,既然是做手工艺品生意这种文化产品,我就要求员工必须熟知每一件工艺品的文化内涵,而且公司在“栲兰乡”之外又注册了第二个品牌“素可泰”,每一个都透露着浓厚的泰国韵味。
2003年她刚开始做泰国商品生意时,昆明街头的泰国商品店寥寥无几。如今,成规模的泰国精品店在昆明已很多,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更多的省外企业也会参与竞争。黄秀莉对于竞争对手的增多并不在意:“这是好事,说明市场在扩大。而我们早几年就已开始做批发,现在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在别人刚开始摸索泰国工艺品门道、参与市场的时候,我们早已熟悉并开始提升品质、了解更深入的泰国文化。”黄秀莉得意的是,一些老客户可能会被别人更低的进货价吸引,但是对比之后又回来了。
而公司更是在今年吸引了泰国资金入股,接下来会加大中泰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成为与公司名字“素可泰”一样非常有力的“王牌”。
泰国手工艺品以家庭作坊居多,就算在工厂,一些工艺品创作出来也不太符合中国人喜好。随着中泰双方了解的加深,黄秀莉的公司入股了一些工厂,提升生产品质的同时,还能达到定制要求,工厂就正在生产一些黄秀莉设计的符合国内审美需求的烛台和餐桌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秀莉经销的泰国商品已涉及8个大类,包括了家居摆件、雕花雕刻装饰品、柚木家私、砂陶室内外景观用品、泰饰家纺等。“过去,购买泰国商品的群体主要为小商店的年轻店主、艺术人士。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泰国旅游,许多国内消费者已开始采购泰国工艺品装饰家居;另外,今后昆明街头会出现更多的泰式餐厅,他们也需要用泰国工艺品来装饰。”她相信,虽然竞争将加剧,但国内的市场也将随之扩大。
明年,中泰合资的昆明素可泰贸易有限公司计划启动出口计划,原因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许多泰国及其他东盟国家的客商也将大量进口中国商品。“中国外贸商品价格性价比高,早就进入东盟市场。但不意味着所有商品都站得住脚。以泰国市场为例,该国的文化崇尚环保、天然,强调质量可靠,所以我们计划出口中国的木制家具和认证的工艺品。”
搭建平台:做好专业物流
在未来,滇泰贸易,甚至东盟市场的人会越来越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这样一个专业交易平台,做好物流网络。
曹荣根认为,泰国曼谷的物流系统非常发达,通向东盟各国的运输网络非常便捷。锦苑花卉在泰国建有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锦泰公司),以曼谷为中转集散地,云南鲜切花可以转口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南亚国家销售。曹荣根介绍,现在公司每周有4至5个冷柜的鲜花从昆明和曼谷对开,而昆明和曼谷的两个中心仓库在未来也可以成为云南花卉和泰国花卉交易集散的中心,辐射全国和整个东盟地区。
虽然现在昆曼公路上会晒大桥仍然“缺席”,中国车辆仍需在老挝磨丁人工装卸换车,但为了让这些鲜花和农产品能在昆曼公路上“跑起来”尽量减少损耗,提高通关效率,锦苑国际物流在磨憨建立了冷链仓库和查验货场,希望集中海关、边检等部门集中办理通关手续。这条大通道的畅通将可以奠定云南冷链物流的中心地位,到时候国内山东、河南出口东盟的蔬菜都可能选择这条全程冷链物流通道,提高鲜活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除了云南的花卉可以乘这条公路通向东盟外,曹荣根也希望将这条冷链物流线与云南颇具优势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共享。公司在今年与昆明新铁物流有限公司牵手,在磨憨成立了西双版纳锦苑国际物流进出口有限公司。曹荣根略显兴奋:“今后,昆曼公路的冷藏车上不仅仅装着锦苑的鲜切花,还将装有弥勒葡萄、昭通苹果、丽江雪桃。”到时候不仅是锦苑花卉的冷链物流线,锦苑多年来在泰国建立的销售网络都可以与云南的更多新鲜农产品共享。
产业不升级:先天优势变苍白
阎松的考虑在于,云南的农产品贸易一直走单纯贸易的路子,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时,云南的先天优势变得很苍白。必须要做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
曹荣根如此规划的关键在于,“以前最难走的路都走过来了,我相信未来会更好。”曹荣根介绍,走昆曼大通道通过冷链运输将鲜花运到泰国曼谷,运输时间虽较飞机运输长,但大大降低了鲜花损耗,且运费明显降低。“冷链运输运费一般是2元/公斤(每车可以运输6-8吨鲜花),而飞机运输则需8-12元/公斤;也能将空运10%-15%的损耗降为零。”
“除了昆曼公路通车,未来昆明新机场的修建,会让云南的优势更为凸显。”在曹荣根看来,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后,昆明刚好成为双方市场的中心,这样的区位优势类似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产业基础不够的昆明,最大的卖点则是靠物流取胜,并将单纯的贸易,延伸到一、二、三产业的链条中去。
同样看到这一物流平台商机的不止曹荣根一个,昆明环际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松也有类似的想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昆明将成为商贸大通道上物资集散地的中心节点。我一个往来多年的马来西亚客商,也看中了这一点,希望与我们共同在昆明建立一个云南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云南与东盟物资集散的中心。”阎松介绍,这位马来西亚客商拥有马来西亚到老挝和马来西亚经泰国到缅甸的铁路。
我们双方的合作可以让云南、东盟商品在昆曼公路与泰国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铁路上低成本高效地“跑起来”。而且我们背后有整个西南地区的农业做后盾,以后收购四川的豆子加工并从泰国转口到欧洲,而不再绕道大连、青岛。
在将云南的农产品卖到欧洲的同时阎松也在想,作为云南出口最多的农产品,这个优势产业的优势发挥了多少?“云南的蔬菜因为出产时间和国内主产区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应该很有优势,但事实是云南的烘干蔬菜基本上打不开欧洲市场,究其原因,欧洲客户只认浙江生产加工的产品,而并不知道蔬菜都是来自云南。”阎松感叹。
而这也是促使阎松要将农产品深加工纳入公司发展计划的最直接刺激因素。“过去云南大量出口的大蒜普遍是900美金/吨,而经过加工的半成品价格就升到了2500美金/吨。”阎松告诉记者。“青岛农产品公司能做到品牌在当地零售网络里家喻户晓,云南就缺乏这样的品牌。现在公司在弥渡种植有20亩“美国大家”,加工为半成品后出口,非常成功,云南就只有我一个人直接把“美国大家”出口到泰国,而别的可能卖给广东后才辗转出口。”阎松很自豪,而且希望将环际在泰国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优势让更多的云南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