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再创新辉煌
2009-1-7 23:1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特约记者任汉诗 通讯员鞠海涛
2008年12月28日10时,在连云港港新建的27号大型集装箱码头上,鲜红色的桥吊 “挥舞”着 “臂膀”将一个书写着 “连云港港2008年第1亿吨货物暨第300万个TEU”的标志箱稳稳吊起。此举标志着连云港港成功迈进中国亿吨大港、深水大港行列。
连云港——连着云彩的港。一个有着诗一样动听名字的港口。就是这个被称作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长三角地区主要深水海港”的现代化港口,在今天以她独特的魅力再次迎来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五颜六色的货轮、鲜红色的桥吊、展翅飞翔的海鸥、云集的宾客在碧海蓝天下勾勒出一幅 “新连云港新发展”的壮丽画卷。
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快速增长,航道等级持续提升
诠释连云港港75年发展史,从“年吞吐量”这一主线看,从1933~1999年的66年间增量为2000万吨,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增量为4000万吨,然而从2006~2008年仅用了3年的时间增量就达到4000万吨。
这表明进入21世纪的9年间,尤其是近3年来的超常发展,提速推动了迈入亿吨大港的进程,书写出连云港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亿吨大港、深水大港的壮丽篇章。
强化优化、做强做大集装箱运输规模,连云港港把集装箱运输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一个重要品牌倾力打造,从2002~2004年3年间的起步阶段,连续实现了20万标箱、30万标箱、50万标箱的小三级跳;从2005~2008年4年间的发展阶段实现了100万标箱、200万标箱、300万标箱的大三级跳。也就是说从2007~2008年的两年间,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完成的500万标箱吞吐量超过了前19年418万标箱的总量。21年的发展,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经历从无到有、从一般化到规模化的发展,成为江苏第1港、全国10强港、全球100强港。正是连云港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才被国家确立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从船舶进港 “航道”的变化这一主线来看,连云港港的航道从1933~1976年的43年间由0.3万吨级 (水深-5米)浚深为1万吨级 (水深-6.5米),从1977~2000年的24年间由1万吨级浚深为3.5万吨级 (水深-9米),再从2001~2008年的8年间由5万吨级 (水深-10.5米)浚深为15万吨级 (水深-16.5米)。由于连云港海域的潮差最高达5.8米,平均为3.4米,乘潮潮时最长可达4小时,是上海以北沿海主要港口当中潮汐天然条件最佳的港口。20万吨级散货船舶乘潮可安全顺畅进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班轮皆可接纳。
目前,连云港港已将3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上日程。这标志着连云港港真正迈进了深水大港。
改革开放增添了港口发展的活力,也增添了港口发展的动力。连云港港现在1年完成的吞吐量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17倍;现在的资产已超过逾100亿元,是1978年的90倍,为国家创造了90多亿元的优良资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口岸单位倾力协作
党和国家领导对连云港高度重视,激发了连云港人实现跨越发展的激情。党的十七大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连云港位置重要,涉及全局,要好好发展!”2007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在连云港港视察时指出: “连云港区位独特,小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发展,大而言之能够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从国家层面上对连云港港在服务中西部区域发展,推进江苏苏北振兴寄予了厚望,让连云港港1万多名海港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跨越发展,加快迈进亿吨大港、深水大港的信心和决心。
进入21世纪港口下放地方管理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把连云港港作为拉动地方发展最难得、最珍贵的资源,把连云港港作为服务江苏 “两个率先发展”,促进苏北振兴的龙头,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加快发展。
江苏省为加快连云港港发展专门成立了加快连云港港发展领导小组,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合作合资伙伴选取、协调港口铁路运力扩增、口岸单位功能提升、港口未来发展前景的规划、定位等诸多方面给予高度的支持帮助。
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经常率港口局、港口集团、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检查、船代、货代、口岸等单位奔赴中西部地区面对客户加强合作,切磋 “共建共用”连云港港的新举措。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积极从宏观上把握连云港港的发展方向,及时修正、调整、完善报批连云港港的总体规划,强化港口安全监督监察,协调口岸查验单位在把好查验关的同时,积极做好服务客户、服务港口发展,以货为根、以人为本,实施区域快速直通关,提高通关效能。
加快建设深水大港,创新港口服务模式
在1978年12月24日,两位学者曾上书进言建议不要在连云港建设深水大港。他们将 “回淤严重、软基基础、陆域狭窄”的错误论断强加在连云港的头上,一度影响了连云港港迈向深水化的进程。连云港港邀请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对建港实践和十几年来水文地质的调查、观测波浪潮流、模型实验、模型测算、实地航道试挖观测以及三次大规模回淤问题专家论证,摸清连云港港口泥沙运动规律。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终于得出 “连云港泥沙主要来自废黄河,黄河改道后,泥沙来源枯竭,海峡冲淤平衡,略有冲刷”的结论,这就为在连云港建设10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连云港港破除不能建设深水大港错误论断的同时,连云港港的建设者走科技兴港道路,在全国首创发明了 “爆破挤淤填石法”,探索出在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港的科学方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在全国沿海港口建设中被广泛推广应用,节省港口建设费用百亿元。既推进了连云港港自身深水化的建设,又为全国淤泥质海岸的建设深水港提供了借鉴。
连云港港人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亿吨大港,必须建设深水大港。为此,全面实施了 “亿吨大港建设工程”,从港口功能深水化的提升、集疏运体系的完善,2006年以来,投入建设资金100亿元,新增了旗台、大堤两个作业区,先后开工建设包括30万吨级大型矿石码头、年运力达200万标箱的庙三突堤大型集装箱码头在内的18个深水泊位、15万吨级深水航道、配套建设物流园区、疏港快速通道等综合集疏运体系,目前共建成13个泊位,新增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集装箱运力200万标箱。连云港港散杂货吞吐能力提升到8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能力近300万标箱,为建成亿吨大港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
在 “建设深水大港”的同时,装卸运输服务又好又快品牌化的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发展等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的举措,尤其是连云港港还着力打造 “品牌服务”。
连云港港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客户的方式,变 “模糊”的装卸为 “数字”化服务——一列40车装载80个标准集装箱卸车2小时内完成,6000标箱以下船舶24时内装卸完毕;件杂货火车集港卸车不超过5小时、矿石类货物火车车停时2.8小时;保证矿石系统线的卸船机、皮带秤计量精度为±0.25%;港口营业大厅24小时为客户办理业务。连云港港还积极探索创新运输方式,发挥新亚欧大陆桥运输优势,做大 “海铁联运”规模,沿着新亚欧大陆桥国内铁路线的陇海、兰新铁路相继开通了连云港至郑州、西安、成都、西宁、阿拉山口等国内直达快运班列;沿着新亚欧大陆桥国外铁路线延伸开通了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国际班列,并于去年成功开通了世界上运距最长达8000公里直通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快运班列。
目前,连云港港共开通了50条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9对国内、国际集装箱铁路运输 “五定”班列。
积极融入长三角,呼应环渤海,服务中西部
连云港港把“融入长三角,呼应环渤海,服务中西部”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为服务中西部大发展,苏北的崛起振兴,连云港港将港口功能前移中西部地区、苏北地区的主要城市,设立港口工作站、港口办事处,合作建设物流场站,共同打造无水港。目前,连云港港吞吐量中60%的货物来自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在连云港港,就是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
连云港港接卸的煤炭、焦炭、铁矿石、氧化铝、化肥、粮食等8大类散杂货成为全国沿海港口中知名品牌货种;为拉动江苏苏北的振兴,连云港市同徐州、淮安、盐城、宿迁4座城市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明确提出连云港港就是徐州、淮安、盐城、宿迁的港口,以促进苏北经济发展为己任。
从2006年起,连云港港在各个城市都设立连云港港服务苏北发展工作站。徐州市徐工集团和维维集团进口的机电配件、出口的挖掘机,进口的活奶牛;淮安市进口的铁矿石、韩泰轮胎,出口的胶合板、元明粉;盐城市进口的汽车配件,出口的柳编;宿迁市出口的玻璃、进口的机电配件等都首选便捷、经济的连云港港。
此外,依托港口正在崛起的国家级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连云港临港工业园区的一大批临港工业,也为苏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连云港港融入长三角的步伐也在加速。从2003年起,连云港港对铁矿砂、煤炭等大宗散货开始海进江中转运输。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提升,也有利于连云港港区位优势的发挥和更好地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合作与分工。
目前,连云港港在货物运输、航线中转、港航合作、码头建设、物流信息等方面已经与长三角港口群开展日益密切的合作。2006年,连云港港就同长三角南翼的宁波港建立友好港关系。
据悉,2008年,连云港港与上海港之间的货物运输已占港口吞吐量的15%。其中,经上海中转的集装箱占港口集装箱运量的10%,呈逐年递增态势。
实现亿吨大港,既是发展的里程碑,又是发展的新起点
2008年12月28日,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双双突破1亿吨、300万标准箱。这在中国港口的发展史上是值得记忆的一天。75年的变化,连云港港由过去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被戴上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长三角主要深水海港”三顶桂冠。实现亿吨大港,既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又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国家对连云港港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新规划为: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带动中西部纵深发展的区域性中心港口,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依托和支撑,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是重要的煤炭装船港,将加快发展成为集装箱运输干线港。
在未来的几年内,连云港港将亿吨大港打造成 “亿吨强港、深水良港”,将投入建设资金200亿元,启动30万吨级深水航道、大堤作业区等诸多港口配套实施的建设,到2010年,使得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到2020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000万标箱。
连云港港把 “深水良港、品牌服务”作为向中外客商提供贸易运输服务的核心发展理念,一个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将屹立在太平洋的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