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数据,凸显宜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2-1 17: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开篇话——— 
    综合实力蝉联全国县(市)第7名
    去年,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活动中,宜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7位。在特殊的年景里,宜兴能够蝉联全国百强县(市)第7名,实属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宜兴强劲的综合竞争实力和日益提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活动启动于2000年,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排名第14位。这些年来,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以雄厚的综合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在8年中稳步提升排名。目前,我市已有多项发展指标在全国县(市)级中名列前茅。在本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我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等级达到A级,地区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级评价连升两级达到A+级。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的考验,我市仍然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
    
    GDP首次突破600亿元
    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宜兴经济稳健发展的步伐。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日益加大的环保考验和持续趋紧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为己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经济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增长18%以上,完成年计划的101.5%。
    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得益于持续不减的有效投入。面对发展重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各级始终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推动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主抓手,围绕壮大规模抓投入,围绕产业升级抓投入,围绕优化结构抓投入,围绕提升竞争实力抓投入,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去年,全市投资结构进一步调优,工业投入呈现出以技改项目、优势产业和新兴项目为主的投入结构。全市全年完成工业后劲投入工作量150.4亿元,其中技改项目的投入比重达到65%,低氧铜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竣工投产。高新产业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5只,产学研合作项目116只,其中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只,光电光伏、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初具形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6%,为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位注册外资首破5亿美元关
    外向赶超是宜兴腾飞发展的出路和希望。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坚定不移地把实施开放带动,作为“促进投资、转型发展”的主抓手、主战略,毫不懈怠抓招商,一以贯之优服务,积极应对,克难奋进,以利用外资为龙头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08年,全市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首次突破5亿美元,写下了宜兴在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一页。
    与先进地区相比较,宜兴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的差距,特别是利用外资的差距。对此,全市上下紧紧围绕2008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攻坚突破、全力拼抢、弯道赶超,尤其是利用外资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一是占无锡大市的份额进一步提升,新增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9%、24.6%,占无锡大市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4个和0.7个百分点。二是项目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5只,协外平均规模达1200多万美元;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协外占新批项目总量的96.3%,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项目协外占新批项目总量的49.3%;引进总投资近亿美元或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重大项目5只。三是新资扩股比重进一步提升,全市全年累计有38只增资扩股项目,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5亿美元,项目平均增资规模突破400万美元,是上年的一倍半。其中,21只增资项目实现外资到账9351万美元,利用外资实现了量质并举,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财政收入实现“三年翻番”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财思路,更加注重财源建设,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基本一致的目标。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7.5%、27%,两项指标实现了“三年翻番”,为构建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的财税服务。
    财政收入总量的迅速扩大,与我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密不可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始终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进一步发挥好财政杠杆作用,重点支持规模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覆盖面宽、附加值高的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保障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培植涵养了财源税源,扩充了财政收入总量。去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1477.2亿元,同比增长6.4%;工业增加值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利润完成83.5亿元,同比增长了14.4%。外资企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外资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00亿元,实现外税收入9.6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0.8%和25.5%,分别比上年提升了1.7个和6个百分点;应税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外资企业达到44家。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
    
    城乡基础设施投入超历史
    过去的一年,是宜兴城乡建设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大建设之年。全市上下围绕为发展提供优质载体、为群众提供宜居空间这个总目标,突出城市这个主引擎,立足建现代工程、精品工程这个基本点,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标准、更快的节奏掀起了新一轮城乡建设高潮。去年,市政、交通、水务、旅游、社会事业五大板块完成投入33.7亿元,工程量、投入量双双超历史。基本实现横山水安全饮用水全覆盖、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实现一体化,在全国同级市(县)中开创“先河”。
    按照“五个一体化”的新要求,去年,我市坚持以完善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以建设现代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以打造大交通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建设新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全力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各项建设齐头并进、优质高效、快速推进的强劲势头。东氵九新城三年已累计投入达30亿元,“四纵六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培植了强大动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投入资金8亿元,建成污水管网370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00万平方米,投入量和工程量超2005年以前的总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河道清淤、危桥改造等实事工程积极实施,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50家,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创建成效显著,成功创建成省历史文化名城,高标准通过生态市省级考核,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把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是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富民优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推进全民创业,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始终成为过去一年中全市各级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惠民措施。一年来,我市新增财力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市政府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全年发放各项涉农补贴7652万元,为人民群众安排年度实事项目12件,总投入达到13.6亿元。全年共培训各类人员4.1万人,办好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岗位3.3万个,实现就业2.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村调查失业率降至2.6%和2.7%。积极帮助4500名城镇失业人员和4820名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目标,社会就业态势良好。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救助体系更为完善,广大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数字是枯燥的,同时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数字是理性的,同时也是充满激情的。
    回望2008年,在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数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令人振奋,来之不易,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数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连续5年保持17%以上的高速增长;当年完成财政收入88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29.5亿元,增长10.1%;这一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亿元,增长2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连续6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2%。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中其竞争力继续蝉联了第7名……
    一串串灵动的数字,是2008年百万陶都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坚定信念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沉着应对,顽强拼搏,成功战胜各种挑战取得的沉甸甸的收获,同时这些数字也为新的一年新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是新一年高平台上的一个精彩开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