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08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2%
2009-2-11 19:5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辽宁省2008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47.5亿元,增长11.2%,增速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据辽宁日报2月11日报道,2008年,辽宁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成为全省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47.5亿元,增长11.2%,增速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提高4.6个百分点。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一直以来,服务业是辽宁经济发展中的“短板”,补齐这块“短板”,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是结构的调整、质量的提升。
2008年,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辽宁谋划经济发展的重大主题。
8月26日,在一系列发展服务业专题会议过后,省委、省政府在沈阳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和任务。全力推进辽宁服务业加快发展,全省服务业总量五年翻一番。
一年里,辽宁针对服务业发展设立了2.6亿元专项奖励和贴息补助资金,启动了单个投资超百亿的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全省各地、各部门抓住辽宁开始形成明显的投资峰值期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吸引了大量内资外资。 2008年,全省500万元以上的商业在建项目共345个,总投资2,446.7亿元,建筑面积3,575.5万平方米,当年竣工开业的项目77个,增加营业面积295.5万平方米。与以往引进的项目有所不同,新落户商业集聚区的项目,不仅起点高、体量大,经营业态也新,许多项目还具有服务产业链长、配套跟进企业多、经营辐射范围广、立体综合开发性强的特点。全省规划建设的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15条产业带项目摆布丰满。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招商引资,兴隆大家庭、大润发、乐购等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目光开始投向辽西北地区和中小城市。
2008年,全省建设面向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5个,新建、改建连锁农家店2,890家,总量达到15,100多家,覆盖全省95%的乡镇和77%的行政村,连锁农家店销售额普遍增长30%至50%以上。重点支持改造建设2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总额14.7亿元,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功能。开拓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城市,全省社区服务业发展又有新突破。 2008年,全省大力推进“双进社区”工程和“早餐工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重点培育扶持辽宁冬冬食品、每之购连锁便利店、大连亚惠快餐等60家社区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省、市三级商业示范社区120多个。其中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达到17家,为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大连和阜新市开展“早餐工程”试点,以建设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早餐网点为重点,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增强餐饮服务功能,目前,全省社区早餐供应点和早餐车达到3,000多个。
2008年,辽宁通过服务业资金支持了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带动了全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辽宁联合物流、沈阳宝钢钢材配送、大连佳菱物流、锦州渤海物流
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运作方式和管理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先导和样板。通过外引内联,一大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将进一步提升辽宁商贸物流档次和水平。
2008年,在全省确定了大商集团、辽宁兴隆百货集团等17户大型骨干流通企业集团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协调解决扩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这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全省流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008年,辽宁服务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为2009年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