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机遇在于做“支线
2009-3-10 16: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张平: 十大规划将陆续公布
3月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从体制、机制上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我们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当然也包括企业的重组、包括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所以十大产业领域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一个远近结合的规划,是一个考虑当前渡过危机和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规划。这十大规划,国务院已经全部进行了审议,并且批准实施。这些规划的发布将会在近期内陆陆续续地向社会公布。 (转自人民网)
点评:虽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提振了行业的信心,虽然危机中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但是,眼看着周边企业的停产、半停产甚至是倒闭,相关企业对十大产业及相关产业对振兴规划细则的出台还是“望眼欲穿”。我们企盼着“张平口中的‘近期’”能早日到来。
孔栋:
民营航空机遇在于做“支线”
3月6日,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孔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四五年内,在航空业的高速发展期里,民营航空企业在进入到这个行业以后发展的也比较快。但由于他们的规模效应、资金支持以及对于航空业高投入、高回报等特点的掌握上不足,导致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出现了种种的困难和不足。
据孔栋判断,还会有很多更小的航空公司会撑不下去。大家暂时还没有看到航空公司的破产,但孔栋觉得,随着这个行业的“冬天”还要延续一段时间,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应该是比较高的,但在前几年的大发展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比较忽略。很多做房地产、旅游的民营企业家就陆陆续续进入了这个领域。”孔栋认为,而这一问题背后,很多其实是国外投行的资本以及国外更强势的航空公司曲折进入中国的一个策略。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导致风险基金进不来了,民营航空就更显困难。
孔栋建议,下一步,民营航空的机遇在于做支线而不是干线。中国航空很弱的一项是支线。云南、新疆等西北、西南地区都需要人去做。民营航空要甘愿做补充。 (摘自《小康》杂志)
点评: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发展趋势,势必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物流的繁荣。国家对机场建设的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则为民营航空企业开发支线航空市场提供了硬件支持。民航业首先要把握住自己现金流、飞行上等方面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尽量避免国有航空公司的优势领域,抓住我国“扩内需、调结构”的机遇,发展支线航空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