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震荡的钢材市场出路何在?
2009-3-12 11: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马忠普
去年11月13日到今年3月8日市场的周期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是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和钢铁市场的影响,是我们30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特别是2009年,世界经济和钢铁市场走势几乎全年都要在低谷中震荡,这种形势制约着中国钢铁市场的走势。许多新问题、新形势都需要不断研究,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经验来应对它。企业的经营要适应这种长期经济的低谷走势。确保企业的资金链和经营能安全度过经济低谷的困难期。
二是前期大量出口钢材而今遇到的出口困难,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同时受国内需求减弱影响,短期阶段性产能将过剩,面临减产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至少今年全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都将在低价位上盘整,即使下半年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出现钢材需求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低收入百姓住房等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关系没有理顺,也就注定了今年中期房地产市场难有新的起色,经济的景气回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决定了中国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低位盘整的大趋势也不可能改变。今年的钢材市场实际走势将很像2002年以前的钢材市场。不过今后一个时期钢厂减产的压力和亏损的压力要比2002年以前更加严峻。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散布受四万亿投资拉动影响,第二季度以后中国经济对钢材市场的需求会出现明显上升,钢材市场的形势也会明显好转。这不过是拖延铁矿石谈判,减少铁矿石价格降幅所释放的烟幕。
三是钢材市场价格的演变趋势在今年的市场条件下,只能演绎低位震荡、盘整的走势。一旦钢材市场价格突破了风险价位,就会使重要市场影响因素很快发生逆转变化。险象环生的市场环境就会导致市场价格发生剧烈震荡,钢厂和经销商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把握这种大趋势,需要钢厂和经销商都要把控制市场风险、协调重要市场关系作为市场经营的主要目标。只有实现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的相对平稳,才有可能防止价格的超跌损失。
这些重要市场关系至少包括减产维护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逐步缓解市场高库存形成的资源压力,减少市场恐慌的心态;稳定进出口市场关系,由于在美元危机中,除了美元和人民币相对稳定外,各国货币都出现了20%~40%不等的货币贬值,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不合理性。需要通过政府合理调整进出口关贸政策和适度的人民币贬值来缓解进出口的压力。这虽然有国际经贸平衡问题和大国的责任问题,但适度调整已经不可避免;逐步理顺钢材市场的价格结构关系,建立风险共担的价格稳定机制。经销商在2009年钢材市场难有大行情的经营环境中,要维护自己的利润带,为市场稳定,也为避免陷入经营困境闯出一条符合今年市场严峻形势的经营新路。市场风险中所暴露的弊端,也蕴藏着钢铁企业和经销商共同探索符合未来流通服务模式的改革机遇。化博弈为产业链上的合作机制,共同为2009年钢材市场的稳定运行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四是短期内经济层面和钢材市场的风险积累因素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特别是经销商目前积累起来的库存增长短期内很难改变。
市场价格的深度下跌已经使钢厂和经销商都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一般讲,风险因素没有消除,近期钢材市场仍呈现低谷震荡的走势。由于3月份实际进口增加,需求仍延续缓缓减弱,钢厂减产需要一个过程,高库存短期难以消化,看不到利好消息,价格仍有下行压力。如果继续延续恐慌性抛售和价格震荡,钢厂和经销商还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实际上目前即使市场价格继续下降100~200元,人们会发现市场风险因素和严峻形势依然如故。所变的只有经销商的价格下降和自身亏损的枷锁更重了。很显然,当市场价格已经深度下跌,钢厂和经销商都面临巨大亏损,继续降价消化库存只能损失更大。很显然,这不是经销商应对未来市场大趋势的真正出路。需要换个市场思维,来应对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变化大趋势。
3~4月份钢铁企业将陷入2009年最严峻的市场困境。
从去年11月13日热轧卷板市场价格跌到2800元/吨的低谷后,伴随着低库存等诸多有利条件,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市场价格在涨跌震荡中攀升了近千元。不过由于进口压力增加、产能恢复、社会库存明显上升40%和钢材需求缓缓回落等风险因素的积累,使节后市场价格终于演绎了回落走势,直到现在市场热卷板在3400元/吨的低位上。
目前的价位虽然高于去年11月13日市场价格,但是由于三个月来铁矿石、焦炭价格的上升,钢厂再次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我国2月份进、出口总额再次双双回落超过20%,顺差继续明显减少,表明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进口压力继续增加。同时经济增速回落虽然放缓,使钢材需求减弱的趋势也在放缓,但是放缓趋势并没有结束;今年1月份以来,由于市场价格上升、钢厂产能快速释放,导致市场库存大幅上升;目前市场价格的深度下跌已经使钢厂和经销商都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许多经销商都为自己的高库存感到焦虑;尽管目前低价位价格和市场震荡的演变趋势使近期签订的进口合同会明显减少,但前期签订的进口板卷仍会在3月份形成较高的进口压力。而出口至少3月份仍延续1月份实际出口191万吨的低水平。
虽然目前中国钢材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去年11月13日的水平,但从市场关系的角度看,各种市场风险因素几乎都处在险象环生的不利状态,而且几乎都不具备短期内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条件,至少从调整效果上看是如此,市场形势远比2008年第四季度更为严峻。据中钢协统计:去年11月份全行业月度亏损达到127.7亿元,12月份仍然没能扭转企业巨额亏损的态势,当月计算亏损291.22亿元。虽然今年1月份钢厂亏损减少到10亿元左右,但是2月份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降600元/吨,将使钢铁企业至少在3~4月份的艰难经营中再度陷入巨额亏损之中。
(马忠普: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新华社钢铁行业特邀分析师 著名钢铁市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