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惠阳重点发展物流旅游金融服务业

2009-3-19 21: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惠阳区初步制订《中共惠阳区委、惠阳区人民政府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案》(讨论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在珠三角未来改革发展大局中,惠阳要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活力区、全民创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建设。到2012年,全区人均GDP力争达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5%;到2020年,全区人均GDP力争达1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0%,基本融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格局。 

战略定位

    建成珠三角现代服务业活力区

    《方案》提出,积极打造珠三角现代服务业活力区。借力深圳、东莞两个大城市和大亚湾现代石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与深圳、东莞、大亚湾等地错位互补的物流、信息、文化、旅游、商贸、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把惠阳建设成为珠三角现代服务业活力区。

    积极打造惠州市全民创业示范区。以建设创业基地为抓手,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大力培育创业载体,完善企业服务机制,营造企业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发展宽松、就业充分、干事浓厚的创业新格局,争创惠州市全民创业促发展的示范区。

    全力争当惠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抓住惠州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实践基地的契机,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为总要求,以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为总目标,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力争当惠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工作目标

    力争2012年人均GDP达5万

    《方案》提出,到2012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融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格局。全区人均GDP力争达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8518元,人均期望寿命达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每新增亿元GDP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降幅明显,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格局。全区人均GDP力争达1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0%;人均期望寿命达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万元GDP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新桥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方案》提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努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产业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与深港等城市或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物流、旅游、信息、商贸、外包、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利用新桥片区建设厦深铁路惠州南站和惠大铁路惠阳站等基础设施,依托大亚湾畔石化产业和深莞惠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大力推进新桥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把其打造成为珠江口东岸地区石化与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基地。力争到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区GDP的45%,2020年第三产业产值达到全区GDP的60%。

    以“一区两城五园”(“一区”即惠阳经济开发区;“两城”即金玉东方珠宝城和镇隆服装城;“五园”即洋纳、万兴、怡发、良湖、行诚等工业园。)为龙头,积极打造电子信息、珠宝首饰、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精细化工、金属制品等六大产业基地,力争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81.9亿元,2020年超过508亿元。

    积极培育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基地,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全力推进城郊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区建设有规模农业生产基地650个和休闲农业基地8个,建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23家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基地化生产覆盖率达70%。

推进区域设施一体化

    城市基础设施与深莞等周边城市全面对接

    《方案》提出,统筹规划全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设施一体化发展,实现与深圳、东莞、惠城区、大亚湾区等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对接。

    全力协助做好莞惠高速、疏港高速和惠大铁路、厦深铁路惠阳段、深圳地铁3号线、莞惠城际轻轨的建设,推进惠州机场客货运功能建设,提高全区交通整体运输能力。加快完善环城路、金星大道、横岭桥、惠阳汽车客运总站等交通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城区干道的综合整治,全面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投入,力争用2至3年时间再造一个惠阳电网,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加大城区架空电缆改造投入,力争2011年完成城区所有架空线路的电缆化改造。

    全面完成淡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平马围、永良围和沙田水库、鸡心石水库、大坑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统筹规划和利用好城乡水资源,加快城区应急供水工程和秋长、新圩等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建立一个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供水系统。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今年全面完成102个行政村规划编制

    《方案》提出,以规划为龙头,统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力争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2009年全面完成各镇和全区102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 (修编)工作,2010年完成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同时建立农村规划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到位。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排灌水利设施建设,逐年做好小流域规划整治工作,力争用10年时间把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集中连片并急需改造的中低产田建成现代标准农田。到2010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和村村通公共客运汽车。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率达98%以上。

    大力推进“卫生健康强镇”建设,力争到2012年100%乡镇达到 “卫生健康强镇”标准。加强镇文化站、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到2012年全区100%乡镇建立达省级标准的文化站,100%行政村建有农村书屋或体育设施。采取政府补贴、集体扶持、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到2012年全区农村独生子女、纯生儿女结扎夫妇、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农民低保与城镇居民持平。
    记者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卢舜辉 通讯员黄宇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