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2009-3-2 15:0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6年3月1日,对于我市许多企业而言是记忆深刻的一天。这一天,台州海关驻临海办事处正式对外开办业务,标志着拥有112万人口的外贸强市——临海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办理海关业务,同时也掀开了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崭新一页。
时光荏苒,转眼间海关驻临海办事处迎来了3周岁的“生日”。3年间临海办事处所孜孜以求,并一以贯之的优质服务更成为他们搏击国际市场的浑厚底气。
属地报关,圆家门口报关之梦
“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是海关为守法企业提供的一种快速便捷的通关方式。在此模式下,企业可就近向当地海关报关,货物则由口岸海关实施验放。该模式既实现了口岸货物的快速分流,又降低了物流成本,以我市某休闲行业企业为例,采用此模式该公司每从宁波出口一个集装箱货物,通关时间从原来的半天到1天降到不用1个小时,运输等费用节约近400元。
对于我市的企业家而言,属地报关更重要的意义是圆了他们多年的一个梦想。某休闲行业企业老总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的休闲用品做出口也有十来年了,这么多年因为异地报关而经历的坎坷真是一言难尽啊。说实话,做梦都盼着能在自己家门口报关啊。今天,是临海办事处圆了我们在家门口报关的梦想!”
企业圆梦的背后,是办事处孜孜不倦的辛勤培育。由于在目前政策下,只有海关管理类别为A类的企业才有资格办理属地报关业务,所以从开关之初,办事处就下大力气培育临海本地的A类企业。通过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宣传海关的支持措施,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来帮助企业查找开展海关业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办事处成立的3年里,我市共有35家企业被评定为A类企业,而在此之前,从1999年海关开始实施分类管理的7年间,我市只产生了8家A类企业。
A类企业队伍的壮大,随之而来的是我市本地进出口业务的繁荣。2008年临海办事处共办理“属地报关”进出口货物40848吨,货值9148万美元,同比增长253 %和432%。虽然没有对外开放的港口,我市也一样成为业务繁忙的“旱码头”。
工贸易,规范发展企业享受实惠
对于海关加工贸易业务,很多企业是“既爱又恨”。加工贸易的实惠大家都心知肚明,用坚挺的人民币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料,可以将人民币升值变“弊”为“利”;进口环节税免除,能缓解资金压力;增值税的不征不退,对于出口低退税率的行业而言能多出几个甚至十几个点的利润。但是,海关对于保税料件的特殊监管要求也一直为众多企业所忌惮。一位企业老总的话就颇具代表性:“知道做加工贸易好,但咱们企业家庭作坊起家,管理基础薄弱,假如一个不小心管不好就要被海关处罚,那还不如不做”。
为了打消这些在加工贸易门槛外徘徊企业的顾虑,临海办事处从开关伊始,就致力于扭转临海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偏低的局面。一是面对面了解实情,主动召集企业座谈,听取企业心声,收集企业建议,现场解读政策,消除企业顾虑和认识误区。二是实对实组织培训,帮助企业理清加工贸易思路,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三是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组织业务骨干逐家上门服务,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行业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
三招之后,多数企业是拨云见日,加工贸易也变得兴盛起来。办事处开办业务的3年,辖区内企业的加工贸易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仅以2008年为例,办事处共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609 份,备案料件金额2.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69%。
服务经济,俯首甘为孺子牛
3年间,办事处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做实事,做好事,甘当推动临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孺子牛”。
“三个零”服务承诺是办事处窗口服务的一个缩影,即工作质量零差错、服务质量零投诉、办事流程零障碍。而承诺背后,是办事处全体同志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完善政务公开;根据行风专项整治的十五个重点,逐一对照检查,落实整改;成立了行风督查小组,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2007年,办事处报关大厅被杭州海关评为“杭州关区青年文明号”。目前,办事处正朝着 “省级青年文明号”、“临海市文明单位”、“ 临海市文明示范窗口”的目标前进。
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是临海办事处在杭州关区首创的关企互动平台。从2008年1月开始,临海办事处选取了辖区的70家企业为重点联系企业,充分利用每位关员的经验及专业特性,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行“对口联络”,给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指导和帮助,并建立与重点企业的定期例会制度。特别是在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办事处加大了对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努力为企业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海关服务,帮助重点企业安全“过冬”,也赢得了受助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广泛赞誉。
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临海办事处注重提高关员的“三种能力”,即业务处置能力、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个人自学、科室选题、集体讨论等形式不断加强业务规定和文件学习;积极运用《业务运行分析报告》、《统计分析》、《论文》等载体,讨论明确每月重点,集思广益,促进关员结合实践去思考。
在行风建设上,办事处严格执行海关“六项禁令”等廉政纪律要求,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积极向企业宣传海关的廉政政策和规定,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廉政环境。在内部,办事处狠抓业务管理规范和执法程序规范,从源头上降低廉政风险。此外,还主动接受监督,设立举报、咨询电话及行风建设征求意见箱。开关3年,办事处未发生一起违纪违规情事。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海关队伍形象早已深入到广大进出口企业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