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空港物流园为临空经济点火
2009-3-24 16: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朱宇徐本梁吴廷伟
2008年年底,北京传来消息:一度 “搁浅”的保税物流中心审批再次启动。这是国家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转型发展开出的又一剂药方。
2008年12月26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联合发文,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
时隔月余,2009年2月11日,四部委又批复了第二批5个试点。这次的名单上,终于有了宁波人望眼欲穿的栎社保税物流中心。
保税物流,是宁波空港物流规划的基本功能之一,也被看作是整个临空经济起飞的支点。2009年早春,一个拥有了 “境内关外”特殊功能的空港物流园区,将如何在众人的期盼中为宁波临空经济点火?
瞄准保税功能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建设伊始,国家正在进行保税物流园区试点,嗅觉灵敏的宁波人迅速瞄准了保税功能,决定由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牵头,向国家申请空港保税物流功能。
当时,随着宁波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对物流快进快出的市场需求日益提高,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已显得十分迫切。
宁波建设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首先是推进长三角国际物流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浙江乃至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宁波提出了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和 “港海桥联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开展保税物流中心试点,建设宁波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可以更好地为浙江省及长三角经济发展服务。
建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也是浙江省构筑先进制造业服务支撑平台的需要?随着IT等快进快出、零库存等新业态的出现,对航空货运快捷的运输需求不断增强。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服务,降低产业发展成本,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建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还是提升宁波开放型经济的规模和能级、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际资本向我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宁波已成为外商青睐之地,今后几年宁波利用外资和外向型经济还将有较大的发展。快速发展的宁波外向型经济迫切要求设立能适应发展的现代物流中心,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物流服务功能和与国际经济交流的能力。
此外,建立宁波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也是整合政策优势、促进空港物流发展的需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功能定位基本相同,都是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宁波拥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海港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将构建立体化的保税园区体系,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实现空港、海港物流联动,促进产业互动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2007年11月,省政府向海关总署正式提出申请,为宁波空港物流中心申报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 (B型)试点。
撬动临空经济
随着保税物流中心的批复,宁波拥有了全国少有的全部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涵盖 “海陆空”三大类型,形成立体化大口岸布局,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对外开放度。
有关专家认为,保税物流中心的设立,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要求,对撬动宁波临空经济、延伸口岸腹地、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有助于宁波向开放型国际港口城市迈进。
保税物流中心,依托机场,集空港口岸功能与现代物流体系于一身,对发挥航空货运功能、完善城市国际物流体系、服务先进制造业具有显著作用。可以吸引相应的生产、技术、资本、贸易和人力资源聚集,最终形成多功能的临空经济区域。
保税物流中心位于宁波的西南内陆,弥补了宁波西、南部区域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的空白,对完善宁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成多层次、立体化保税物流服务监管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税物流中心不仅是服务于临空经济的空港口岸,还是宁波海港口岸的重要延伸,是发展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等多式联运的重要中转节点,对进一步完善宁波的投资环境,提升专业服务功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此,宁波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配置科学、运营高效和组织优化的港口口岸服务体系,为绍兴、义乌、金华、衢州、台州等省内主要货源地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仓储、配送、中转、通关服务,同时辐射江西、福建等周边地区,将其纳入宁波口岸经济腹地。
保税物流中心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而眼下,保税物流中心对众多外贸企业来说,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好处:通过 “保税仓储”、 “入仓即退税”等一系列功能运作,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增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