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009-3-5 13: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策划:王亚彬冯晶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杨世新 李霞
嘉宾:
高建民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 李毅中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贾 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 冯 军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总裁
叶建农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历年两会上,为中小企业“鸣不平”、要求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呼声不断,但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声音更为强烈和急迫。为此本报特派记者就中小企业融资专访了几位政协委员。
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迹象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请问国内经济是否已经开始见底开始回升了?
李毅中:目前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迹象。他同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确对中国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冯军:我相信如果所有人都有自信、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了,它就一定会回暖。当然这要建立在事实依据上,自信不是自负或者自己欺骗自己。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要给予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相互支持迎接困难,并能形成共识,回暖就真的即将到来。中国品牌开始走出去的时候,经济自然而然就被带动起来了。
贾康:今年宏观经济走势,最关键的是第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是否可以止跌或有向好的苗头。在政策方面,“经济刺激政策的动态调整是有可能的”,关键时刻要不惜采取预案,给扩张政策加码。
高建民:我们国家的金融前景与美国、欧洲相比还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我们有资金,另一方面现在我国的金融体制也比较安全。他认为现在是银行时代,应该利用我们的金融体系更好的解决现在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现金流问题。同时这就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作为一个企业,也要规避金融的风险,比如说环保公司、风险投资,既要规避投资风险,又要鼓励风险投资。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
记者:对于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这种困境,您有认为应如何解决?
李毅中:中小企业是经济复苏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当前能够采取的最得力的措施,就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至于创业板,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希望能够尽快推出。
贾康:国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从总量上与货币政策配合扩张。其次,财政政策在结构优化方面要发挥重大作用,在薄弱环节进行扩张,多办一些我们过去想办但是没有办或者办不了的事情。第三则是要推进结构性减税和税制改革。最后,通过政府的政策扩张,拉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跟进。还应该积极地运用政策性融资的手段,包括贴息、BOT(建设-经营-转让)、信用担保等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能够运用的、能使政策效果通过杠杆放大起来的工具。记者获悉,民进中央在递交的提案中直率地指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极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直接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难以惠及众多中小企业,以及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
政府要出台鼓励的政策给予支持
记者:对此,您对政府有什么期望?
李毅中: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确实占就业人数很大的比例,大约70%,经济总量占一半以上,达60%。所以中小企业确实是经济复苏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当前,我们能够采取的最得力的措施就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在这方面,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正在落实见效。
高建民:希望政府出台相关的、引导的、鼓励的政策给与支持。
冯军:希望相关部门给予中小企业更宽松的融资环境,特别是在股权激励方面。冯军说:“现在全世界的融资环境都不是很好,我们希望证监会能在融资方面,特别中小型企业融资能更宽松一些,对员工股权激励政策更多地松绑。
叶建农:除了融资渠道不畅,目前中小企业还存在政策不一,负担加重;服务不到位,企业活力受阻;体制不顺,政出多门;产权不清,缺乏动力;恶性竞争,优败劣胜;技术不精,管理不善等问题。”,近年来政府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的,对大企业的优惠多,对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还有,对中小企业来说,行政干预多、政府服务少,而且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又偏重于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