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多举措推进产业升级应对危机
2009-3-5 15: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南山的企业带来阵阵寒潮;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让南山的企业感受到阵阵暖意。
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天气乍暖还寒,南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即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调研、慰问,了解企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营情况,主动向企业咨询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支持与解决什么。区委书记叶民辉、区长刘庆生表示,2009年是“服务年”,南山区将一如既往为企业做好服务,企业有什么需要政府服务的,一定尽全力做好服务;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深入基层,主动发现问题,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
“服务”二字,如今成为南山区各部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第一宗旨。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南山提出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抓好经济工作紧密结合,与企业共渡难关紧密结合,以服务为抓手凸显实践特色,突出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实现学习实践“两不误、两促进”。
多项措施应对危机推进产业升级
将南山打造成为全市“产业结构最优化城区”,是市委市政府对南山区的要求。南山提出,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也正是南山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
早从去年开始,南山就积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四大转变”,即:强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科技总部经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型向创新型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为物流服务的保险、信贷等高端服务业,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港口和口岸物流业转变;紧紧抓住深圳湾口岸开通的契机,推动传统商贸业向金融、商务和口岸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转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从传统的以旅游、展览、博物馆为主,向以创意、设计、数字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的“四大转变”为南山企业抗击金融危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鲜活例证。
在金融海啸来袭、企业经营困难的危急时刻,南山区迅速召集区内“绿色通道”成员单位,专题研究扶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政策及措施,收集整理各单位的措施意见。在此基础上,主导起草出台了南山区《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意见》,制定8大项27条措施,与企业共度时艰。
一是帮助企业充实资金,降低成本、理顺劳资关系,开拓新兴市场;二是为企业管理、研发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多项优惠,留住业务主干;三是支持研发,落实、吸引更多相关经费;四是协助解决用地租金问题,不增加企业负担,政府物业率先减租;五是统计、收集各行业数据信息,为决策、经营提供准确参考;六是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和一般改造投入,确保公共服务和管理质量,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抓好基础项目建设;七是统计创投、担保、信贷行业,了解企业未来两年的发展预测,共同合作,共渡难关;八是科学规划,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改造,启动深港经济实体项目,积极打造欧洲城、商业文化中心区、益田假日广场和京基百纳空间等四大核心商圈,拉动本地市场消费,恢复企业信心,促进企业发展。
针对金融危机影响,南山区同时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办事”、“问计”、“听意见”活动。如邀请深圳大学学者、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12个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中兴通讯、康佳集团等10多家企业的领导召开金融海啸与企业发展研讨会,共商应对措施;赴辖区工业、商业、旅游重点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服务窗口开展办事、问计活动,体验办事效率,征求办事群众意见建议。
目前,南山区正着力打造“两大经济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重要依托。一是在南片建设“口岸经济圈”,以深圳湾金融商务区为核心,依托深圳湾口岸、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和侨城南填海区,抢抓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的机遇,承接香港服务业的转移。二是在北片构筑“大学城经济圈”。以“深圳硅谷”为核心,整合高新区、留仙洞IC园区、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资源,重点推动深港科技创新、科研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积极打造“深港创新圈”先锋城区
打造“深港创新圈”先锋城区是南山新的历史任命,也是深港两地携手走向世界经济新高地的战略部署,更是深港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利器。南山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深港创新圈”先锋城区和最适宜安居创业发展的现代化海滨城区的定位进行寻计问计,推动工作创新。南山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深港创新圈”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是南山的核心产业。因此,南山区在战略思路上,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三大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是实施“两轮两翼”产业发展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以商贸业和大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腾飞的两个翅膀,努力实现“两轮驱动、两翼齐飞”;
二是实施“大孵化器”科技创新战略。依托全区10多个企业孵化器,打造系列特色产业创新园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增强与香港合作交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启动知识服务大厦,建成全国第一个知识服务业孵化器,12家知识服务机构正式入驻。构建深港知识服务业联盟、信息安全产学研联盟、先进装备制造技术产学研联盟和研发服务产学研联盟并计划在2009年再构建6个产学研联盟,成功搭建专利信息查询平台、动漫网游公共技术平台、软件开发公共技术平台、数字文化产品展示中心、国家专利技术深圳交易中心等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创新要素汇聚南山,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型向创新型、高端化转变;
三是实施“三点一线一中心”商贸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前、后海片区的规划,着眼深圳城市“双中心”的新格局,围绕前海物流商务区、后海金融商务区和海上世界国际商务区、滨海沿线总部经济带、南油商业旺区,发展为产业配套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商贸业和大文化产业,把南山建设成为最适宜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和深港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
领导挂点企业常年跟踪服务
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出台了,如何抓好落实、避免成为一纸空文是关键。近日,南山区召开应对金融危机企业服务工作动员会议,召集各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将服务工作细化量化。会上,南山区成立了应对金融危机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刘庆生区长担任组长。他强调:“再好的政策,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政策要‘落实落实再落实’,服务要‘细致细致再细致’。”
南山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要求各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组织座谈、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深入工业百强企业、纳税百强企业、民营领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文化类企业、大型商贸企业开展调研服务工作,向企业送去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并广泛宣传市、区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树立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与压力,制定可行的应对措施;具体了解企业应对危机需要政府给予哪些方面协助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带头行动,走在学习实践的前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面对金融危机,区几套班子28位领导成员挂点140家企业,每位挂点5家,对挂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现场办公、发放“任务书”等方式,责成和督促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挂点社区工作站的各单位、区直属单位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和基层的同志一起,负起为社区企业服务的职责,及时发现、梳理和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好释疑解惑,做好企业服务,常年追踪跟进。(记者 洪英亮 特约通讯员 黄健 黄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