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增锚地简审批
2009-4-16 10: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上海海事局将推出8项服务举措帮扶企业应对经济寒潮。该局分管通航和船检的副局长洪冲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措施包括简化办证审批、新增停泊锚地、促进江海直达等。
洪冲表示,上海港的交通部直属海事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借鉴新加坡、香港等海事服务经验,扶持航商解困。他称,沪海事已实施船舶证书、船员证书、相关证件等急事急办和特事特办,在具备基本资料的情况下,简化手续,优化部分办证流程,缩短办结时间,原来需7个工作日的办证审批现在只需3天。
八项举措扶企过冬
与此同时,沪海事通过推行「船舶诚信管理制度」,为诚信船舶发放包含船名、船籍港、吨位、船舶种类等电子信息的IC卡,从而实现快速电子签证;简化非开放码头临时接靠国际航行船舶的审批,当天申请当天审结;实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与防污染作业远程无纸申报,缩短申报和船舶在港时间,提高船舶周转及危险货物通关效率,原先要数小时的申报现在只需10─15分钟。
洪冲表示,目前不少停驶船长期抛在锚地。为此,沪海事加强锚地使用监管,主动协助航商解决停运船的锚泊困难,专门在长江口南槽主航道下段,新闢2个临时锚地,可供103艘长度100米的船舶同时锚泊。而洋山港的1个临时新锚地亦即将审批设立。
海事执法方面,对船舶轻微事故,沪海事在提交材料、结案时限、文书出具、行政处罚等方面都进行简化,给当事人最大方便。实施船舶安检过程中,该局亦加强与船方沟通,采取纠正措施时充分考虑被检船舶特点和港口修理能力,减少对船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辖区港口管理部门、码头装卸公司、航运公司的信息互通机制,最大限度支持航运生产。
加快江海直达试点
洪冲指出,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从08年10月份起,洋山港集装箱量大幅减少,船舶受载率降低,给航运公司运转和生存带来极大困难。「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企业减负,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作用,成了海事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沪海事专门完善了「海进江」、「江入海」船舶的监管服务措施,统一船型标准,目前已有22艘此类船舶在沪注册,新的船型亦在抓紧研制中。「据核算,一艘航行于『特定航线』的集装箱海船,用经过签注的内河船员替代海船船员,可节约船员工资约80万元人民币。若再剔除原本一装一卸所需的转运、签证、燃油等费用,一年共可节约成本约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