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化视角看芜湖发展
2009-4-6 23: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古城,也是一座传统的工商城市。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芜湖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芜湖的发展,无论是九十年代的呼应浦东、开发皖江战略,还是近几年的东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芜湖在这些战略布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到"棋眼"的作用。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芜湖城市发展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十一位。
近年来,芜湖市委、市政府,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把芜湖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城市、滨江山水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芜湖的发展,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将来,都在围绕发挥芜湖区域优势,坚定不移走城市化发展之路,如何使芜湖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如何建设和谐芜湖?如何实现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城市、滨江山水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关键还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政策的保障。
芜湖市这几年在城市建设、城市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加强城市规划,新的一轮城市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大芜湖的思想,按四维空间来布局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式发展。按三个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向城市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城市资源集约化经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突出产业优势,形成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链,产生企业集群效应,为城市化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转为市民,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芜湖这几年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充分说明了,工业发展对人、财、物的聚集效应。增加城市人口,可以优化人口生态结构,优化城市阶层,增加经济容量,丰富经济结构。第三,利用芜湖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芜湖市这些年着力加强市场培育,形成区域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增加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芜湖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目前来看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仅占36.2%,离发达经济形态结构相距甚远。如何发展第三产业、先进服务业,关键还是城市化,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规划上看,芜湖城市中心发展应该重点在东向,拉开城市骨架,组团式发展,克服滨江城市带状发展,交通不畅的弊端。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芜湖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良机,通过发展工业、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率。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芜湖必须立足工业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区域服务、物流、金融、商贸、教育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扩容,增加经济层次和经济容量,创造就业机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这些都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域扩大了,并不是城市化了,要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依靠工业和第三产业生存。
芜湖要想在皖江城市带中有所作为,必须加大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向大城市方向发展,走大城市发展战略。提高芜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扩大影响力、辐射力和拉动力,目前中部省份正图谋崛起,这是芜湖发展重要机遇。要争取省政府及中央支持,建立皖南经济区,统领和协调皖江及皖南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使芜湖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极核,同时也避免了安徽经济边缘化,起到安徽中部崛起的发动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