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上海该如何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建设?
2009-5-1 0: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4月29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国务院新闻办也同天举行发布会,详解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些媒体曾将此解读成中央正式确认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开始启动,这是不准确的。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并且在中央的部署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航运港口和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二大的港口。但是,与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纽约、伦敦以及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新加坡相比,上海“两个中心”的综合实力还有差距,国际辐射面不广,国际影响力还不够。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有必要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步伐。
国务院出台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文件,其意义就在于让上海通过先行先试,迅速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代表中国参与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央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也是基于相同的大背景,基于全面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样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上海之所以要承担“两个中心”建设这样的重任,是因为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城市中,上海最具有综合优势建成“两个中心”,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具备的区位优势是任何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的讲话中也得到了强调。但是,这些优势本身还不足以让上海自然而然地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还需要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在政策层面加以推动,并且需要集聚更多的资源和动力来推进。
比如就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来搞活金融、不断扩大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允许海外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和通过发债或上市融资,就是中央政策层面所掌控的,现在国务院文件明确了这个方向,接下来就可以逐步通过政策的调整来推动。从上海这个角度而言,则需要配合中央政策的确定方向,在基础设施上、在人才集聚和培养上、在执法和地方法规的配套上、在吸引海内外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进入上,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地方资源的支持。
因此,国务院的文件既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对上海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上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面临着非常重的任务。因为除了一些由中央掌控的政策需要逐步放开之外,上海在本地资源和条件上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比如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备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端金融和物流货代人才存在缺口,一些涉及金融和航运的地方性法规需要修订,金融信息的采集发布渠道和效率需要提高,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和服务效率需要改进等等。
对于上海而言,加快“两个中心”建设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上海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必须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转型,而“两个中心”建设就是现代服务业的抓手。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上海必须充分抓住当前的机遇,在具体层面一项一项的落实,在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提升上海金融业、物流业和相关的中介服务,比如金融信息服务、征信、评估、仲裁等这些上海相对比较薄弱的行业发展速度,使上海真正成为在亚洲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徐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