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盯紧“总抓手”合力求突破

2009-5-1 22: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各县区以实施立市立县重大项目攻坚行动为载体,搞对接、上项目、抓投入、保增长,全市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一季度,各县区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共417个,181个开工建设,占在建项目总数的43.4%,完成投资43.27亿元,占今年计划投资的9.8%;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共263个,有120个开工,完成投资38.32亿元。

                                创新思路 精心谋划

    各县区调整思路,科学谋划包装,抓紧储备一批既符合产业政策,又体现本地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
    一是把握政策谋项目。各县区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切实谋划一批事关全市发展的重大项目。怀安县谋划环保型、节能型项目,成功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桥东区7天时间新包装项目117个,4个廉租房建设项目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列入中央投资计划。蔚县谋划了煤炭规模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文化生态旅游等30个重点项目。
    二是立足产业谋项目。各县区着力谋划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精细项目。高新区谋划实施了新东亚物流中心、国际商务会馆等28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完成征地、拆迁和前期工作。沽源县促成大唐新能源集团就太阳能开发到沽源考察。宣化区加快谋划商贸物流产业项目,重点推进牌楼商业中心综合改造、东新区休闲商务区等13个项目。
    三是挖掘能源谋项目。各县区围绕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风电装机容量取得重大突破。一季度,批复坝上地区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29个,装机总容量224.25万千瓦,分别占全市批复的风电项目总量、装机总容量的90.6%和93.8%。张北县达成总投资100亿元的风机制造项目意向性协议。康保县谋划包装了10个风电开发项目,签订了405万千瓦风电、20兆光电项目开发协议。尚义县与国华集团达成总投资1亿元的意向性协议。
    四是拓展渠道谋项目。各县区对外宣传推介,对内挖掘关系资源,积极拓宽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渠道。赤城县加强与国家部委、北京市县区领导和企业代表的沟通,在京举办项目签约洽谈活动,8个大项目顺利签约。沽源县先后与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接触,1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涿鹿县先后10多次赴北京首航集团接洽、磋商,促成该集团注资3000万元收购该县液压件厂并进行扩能技改项目的落地。

                               激活要素 破解难题

    各县区积极整合资源要素,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帮助企业和客商协调解决资金、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难题,力促项目早启动、早开工、早投产。
    一是宽领域扩大融资。各县区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广泛吸引外资、充分激活内资、依托银行融资,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瓶颈”问题。怀安县针对文苑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组建了旭阳城建开发公司、路通开发公司,以土地抵押争取贷款;县国土局自筹资金500万元,用两天时间对拆迁农户进行补偿,保证了该项目于3月16日开工建设。康保县在康七线道路建设上,用县城周边1000亩规划建设用地,置换资金7000万元,解决了建设资金难题。
    二是多渠道挖潜土地。各县区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建设用地指标,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化解项目用地供需矛盾。万全县兴建了占地37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采取租赁、转让、入股等方式,使企业入驻即能开工生产。高新区针对单螺杆润滑无油空压机项目 “用地难”问题,专门成立项目工作小组,落实土地28.5亩,其余40亩土地使用证正在办理;利用土地抵押,协助企业贷款1000多万元,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该项目提供信用担保贷款200多万元。
  三是大力度配套基础设施。各县区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承载项目、尽早开工奠定基础。崇礼县对密苑国际旅游度假示范区项目进行全程跟办,筹措资金5200多万元,解决景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问题。下花园区对双馈风机整装项目特事特办,责成园区办、供电、国土等部门,加快通电、通路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怀来县全力协助项目单位解决用地、拆迁、环评、用水、用电等问题,目前,国家、省、市支持的6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启动。

                              营造“洼地” 优化服务

    各县区以项目审批为突破口,削减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创新项目服务方式,强力打造发展环境的优势品牌,靠环境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
    一是精简审批事项。各县区按照“能免全免,能减则减,能降必降”的原则,归并部门内设职能机构,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蔚县筹建行政审批、公用事业服务、收费服务“三个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28项。沽源县取消审批环节收费项目108项。宣化区并联审批,新筹建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已具备入驻条件。赤城县新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124项。
    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各县区按照特事特办原则,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怀安县推行“一班人”服务、“一厅式”办结、“一个责任单位”联系、“一次现场办公会”协调、“一张明白卡”收费等“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察北管理区实行项目建设“直通车”制度,项目单位有困难可直接向包联领导反映。宣化区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力度,先后对5名不作为、乱作为的公职人员进行处理。
    三是开展公开承诺。各县区窗口服务单位将服务内容、标准、程序等向社会公开,为企业、客商提供便捷服务。涿鹿县36个执法执纪和经济管理部门“一把手”在县电视台就优化发展环境进行公开承诺。沽源县建立公开栏94处,公开监督电话97个,开辟电视台“党政领导公开承诺专栏”。怀安县44个窗口服务单位通过县电视台、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部门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并编制了《缴费明白册》送交县内300多家民营企业。
    四是强化社会监督。各县区拓宽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阳原县建立项目工作质询制度,县人大、县政协定期对全县项目工作组织巡视检查。桥西区启动了民营企业行政执法监督“直通车”制度,为首批30家民营企业行政执法监督员颁发聘书。

                               健全机制 强化责任

    各县区集聚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形成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保障机制,促进项目早谋划、快跑办、速落地、见实效。
    一是领导包联制。万全县对已进入西山产业集聚区的14个签约项目,由14位党政班子成员分包,两周一调度。张北县对今年谋划实施的64个项目,全部实行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制。康保县四大班子领导混合编组,由31名县级领导牵头分包重点项目,与项目涉及的县直部门、乡镇签订责任状。
    二是调度督导制。宣化县对36个重点项目逐一列表分解,倒排时间,“一把手”亲自调度。康保县抓住建账、明账、查账三个环节,实行挂账式全程跟踪督导。沽源县规定每月18日为项目工作调度日,对重点项目和落实不力的项目进行专项督导。桥东区常委会每周六对项目建设进行专题调度,将落实情况通报全区。
    三是项目准备金制。张北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000万元、沽源县安排800万元、塞北管理区安排210万元,赤城县、宣化县、蔚县财政分别列支500万元,阳原县、尚义县分别列支2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经费。
    四是考核奖惩制。赤城县、阳原县均设立100万元奖励资金,桥东区筹资300万元,对引进大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下花园区出资37.5万元,对10家超百万元纳税大户进行奖励。沽源县对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到1亿元的企业,按投资额度给予用地零地价到每亩返还2万元不等的奖励。崇礼县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先选优资格。高新区实行项目倒排问责制,对没有按项目进度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