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物流行业打开一片新天地
2009-5-1 23: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已经做了6年货运司机的马新民第一次萌生了转业的念头。
“现在每吨整车运输价格比去年低了几十元,”这使马新民觉得从大连到北京的运输业是越来越难做了。
不过,马新民并不知道的是,2月25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物流行业振兴规划。规划中,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而一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很可能解决他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偏高的成本
马新民的问题在于成本的升高、利润下降以及信息不畅,这使得他必须找到回去的活儿,“空车回去,这一趟就白跑了”。
对于物流成本过高,在王丽梅的眼中则是另一种算法。作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秘书长,她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一单物资在流通领域平均要转单39次,供应链过长是造成目前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物流业界一个公认的说法是,城市物流供应链的建设与完善,是体现城市公共成本与效率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城市的物流割据分散,缺乏有效组织,将带来车辆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另外,还可能出现多头管理,交叉冲突,经营者规模小能力弱,缺乏整合等现象。”
事实上,高成本已经成为国内物流行业一个通病。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物流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显然为高成本做了更为通俗的注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但增速回落了6.7个百分点。此外,国内目前流通领域发展动力仍显不足,物流行业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正日益显现。
“应对金融寒冬,重振市场信心,这是‘规划’出台的要义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贺登才表示,“由于针对性强,对于整个行业的提振作用应该很大。”
目前,金融危机仍在肆虐全球,国内经济尚未摆脱影响。业内人士分析,“规划”此时推出,是给物流业复苏打了强心针,更是给各类工商企业修复供应链,给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转注入了新的动力。
“打破行业壁垒,实行优化管理,将物流供应社会化。”王丽梅强调,物流行业振兴,信息技术将在其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一种可喜的势头是,一些城市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物流的相关建设已经走在了”规划“的前面。
先行者的”理想“
按照北京市物流行业总体规划,未来几年,在充分利用现有分散资源和设施的同时,规划建设各类物流节点,引导物流资源集中布局,逐步实现北京市物流资源由分散向相对集中、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的调整。同时,依靠多个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以及企业自己建立的分散仓库或者配送中心一起,共同构成北京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
西南方向:沿京石高速公路、107国道,建设王佐、五里店、首钢建材物流三个物流中心;东南方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建设十八里店物流中心;东北方向:沿京密路、机场高速、京承高速公路,建设怀柔新城物流中心、顺义李桥物流中心;西北方向:沿八达岭高速公路、110国道,建设清河物流中心和马池口物流中心……
”这是一个非常繁复的体系,“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戴定一认为,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把各种因素都统一起来。来自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数据显示,整个北京市光公路货运站场、装卸点就有6000余个,铁路分局管辖内的铁路货站有122个,铁道专用线连接的工厂货站、货场、仓库也有几百个。
”除了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丰台的铁路路网编组枢纽外,很少有成规模并称得上现代化水平的节点。“戴定一表示,各物流领域各自规划自己的发展,公路系统规划了23个一、二级货运枢纽,铁路部门也规划了16个主要货站,但规划中共同提到的只有良乡地区。
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在多式联运的基础上,打造一套完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记者从北京首发物流枢纽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由该公司承建开发的”北京城市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一期工程已经进入最后评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