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加快海州新跨越
2009-5-10 0: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部署,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打造与国际海滨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都市工业区、古文化和山水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区、环境优美相协调的生态居住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孔望山新城开发掀起高潮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海州区结合实际,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重点工程取得突破。今年,孔望山新城开发将补强道路、桥梁、绿化等基础设施,推进“四三三二一”等一揽子工程,推进吴窑地块等新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四三三二一”工程中的“四”是指新孔路、青河路、振海路跨玉带河桥及新建东路跨西盐河桥等四座桥梁。目前,新孔路跨玉带河桥已合龙,青河路桥即将开工,振海桥预计将于5月竣工,新建路跨西盐河桥将建成景观桥,2个桥头征地已完成。预计到今年年底,这四座桥梁将全部竣工。另外,该工程的第一个“三”指的是盐河南路、孔望山路、新孔南路三条干道的建设。第二个“三”是指推进吴窑、一方山水、检察院等三个地块的开发。“二”指的是推进朐凤线、芦海线2条高压线的迁建。朐凤线、芦海线2条高压线原在盐河西侧孔望山新城之内,影响新城开发,将迁到盐河东侧。最后,“一”是指孔望山公园建设。目前,该公园已完成一期工程15公顷,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孔望山一期工程可实施方案内所有绿化与土建工程,完成445平方米管理用房的建设。目前,孔望山新城内有1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挖地掘金”,该区域入住人口已达3万,新城雏形初步显现。新城内新建东路、盐河南路、海宁西路等路网已基本形成,新海城区路网实现完全对接。
商贸物流业集聚效应初现
海州以学习实践为契机,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抢抓机遇,实现商贸物流业率先发展。四季农产品交易中心开业运营,新海粮食物流中心投入使用……随着一批商贸项目的建成运行, 农副产品、粮食、钢材、建材等四大商贸物流板块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不断增强,产业层次迅速提升。目前,商贸物流业已成为海州拉动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今年该区服务业增幅将达到15%。据悉,该区商贸物流五大龙头项目全部实现营业后,交易额将超过200亿元,商贸物流产业的聚集效应在海州已基本形成。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海州区将加快建设以专业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以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区以“三大组团”的发展思路实现商贸业的科学布局,即瀛洲南路装饰材料、汽车、工程机械集散中心组团,幸福中路商贸休闲、文化旅游经济圈组团,海连西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组团。海州又先后引进了新海粮食物流中心和中翔钢材物流市场。盘活了原锦屏化工厂闲置用地,引进了中翔钢材物流市场,同时打造了兴隆国际商贸广场和万联汽车交易市场项目。
科技创新成企业生命线
该区坚持以创新、创优和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主题,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建设工业发展,不断提升开发区的档次和水平。“新产品支撑着海州工业,科技创新已成为海州企业的生命线。”区科技局负责人这样说。连云港市黄海机械厂有限公司将新产品开发策略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几乎月月都有新产品诞生。开发的新型全液压钻机出口到了世界矿业机械强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同行业前3名。
连云港市天马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亮的“改性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产品研发”项目入选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该项新技术让太阳能热水器寿命延长20年,完全解决了长期制约国内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的水箱渗漏大难题,被称为行业内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江苏天明机械集团努力巩固纺织机械原有产品市场,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档次,刚研制成功的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全液压钻机,虽然正在调试阶段,但已被客户提前订购。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长、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经过卧薪尝胆,将一个濒临破产的纺织机械厂变成了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创造了中国碳纤维的神话,圆了国人40多年碳纤维“中国造”的梦想。
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明显
海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海州以幼教中心为龙头,对新坝镇、锦屏镇中心园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升学率为99%。同时,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个,服务覆盖率平均达到85%以上,“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已经形成,今年将新增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海州有五大宫调表演队、西门淮海戏等群众性演出团体30余个,在册表演人员近1000人。举办或承办了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舞龙比赛、市第五届农民体育节、市第四届武术节等50余场(次)群众体育活动,被评为“2008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该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农路等级公路总长度达300余公里,完善区、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借助公路成新农村建设引擎,海州积极做大做强花卉、苗木、蔬菜、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做到一村一品。重点培育沙杭、桃花等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花卉、苗木基地,大穆村的礼品西瓜、王户村的鹅产业、范庄村的丝瓜、魏口村的蘑菇……同时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充分挖掘现代高效农业的生态效益。重点建设科华兔业、板鸭加工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