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交通资讯

都汶高速破解“蜀道难”(

2009-5-11 11: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2003年开始修建的这条高速公路跨越岷江23次,共有50多座桥梁和11条隧道,桥梁和隧道总长度超过全路段的三成,每公里造价高达5000多万元,总投资31.05亿元。但这条四川省内“最昂贵的公路”在地震中损毁。    
  5月12日,都江堰至映秀段将再次通车。映秀至汶川高速段也已于5月9日正式开工修建。这条最后在汶川县城与阿坝州至兰州国道相连的路,将成为西部掘金路。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都汶高速建成通车后,蜀道难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破解。    
  在地震灾区,数十条通往财富的路正在修建中。     
   第二条生命线    
  从都江堰往映秀方向的漩口镇集中村,斜坡30度,直行路面。一辆面的与一辆载重车发生刮擦。10分钟不到,前后两公里的车队长龙从山脚到山顶蜿蜒延伸。    
  “返回还是等?你们自己做决定吧。”罗四海征求车内7位乘客的意见。“只要一堵起,没有五六个小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凭他在213国道上近一年的送客经验,他断定这次到不了映秀。他的同行在电话中告诉他,距离映秀镇7公里的地方,另一起车祸正在考验所有过客的耐心,“那边也排起了至少5公里的长龙。”    
  这一天是5月8日,距离都汶高速公路都映段正式通车不到2天。   
   “我相信5月10日开始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都汶高速都江堰至映秀段这一天通车。”都汶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何勇听到213线再次排起长龙车队时说。    
  从都江堰进入映秀或汶川,没有都汶高速公路之前,国道213是惟一可以依赖的生命线。地震后,直到今年5月6日24时,这条路从都江堰到汶川段只能实行“单进双出”的交通管制方案,实现物资与人员的顺利进出。但并没有多少人愿意遵守这条规定,车辆总是不停地在这条不到两车道的路上擦身而过。    
  都江堰发出的班车全部被迫取消,从此地进出映秀,只能依靠当地的面包车,单程票价20元甚至30元,比班车价格高出一到两倍。罗四海在地震后失去了工作,筹钱买了辆面的,在这条路上从事出租送客生意。对于213国道上什么时候不堵车,堵车后什么时候能通车,他掌握得八九不离十。“早上9点前不堵车,再往后就不好说了。”    
  “第二条生命线都汶高速的作用就这样被突显出来。”何勇说。作为从都江堰到汶川甚至到达阿坝的快速通道,都汶高速公路早在2003年开始修建,起于都江堰,经映秀至汶川,全长82公里,都江堰至映秀段26公里为高速公路,映秀至汶川段56公里为二级公路,其中映秀至汶川段于2008年1月建成通车。“都汶高速主要路段都在山区,建设成本相当高昂,每公里造价高达5000多万元,是四川省内造价最贵的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何勇说。    
  地震使这条“最昂贵的路”还未来得及交付使用就损毁严重。由于汶川境内地形和地质结构复杂,都汶高速全程82公里的路段中,跨越岷江23次,修建了50多座桥梁和11条隧道,桥隧总长度占全路段的三成。震后都汶高速桥梁全部垮塌,一半左右的涵洞无法使用,有的路段在航拍时甚至连路基都看不出来了。    
  “隧道里的掌子面有塌方的危险。不重修,谁敢走那里哟。”罗四海说,他经过映秀的紫坪铺水库时发现,附近横跨岷江之上宏伟的跨江大桥,被拦腰斩断,都汶高速公路成了断成一截截的扁担,无法挑起运载物资的重任。    
  去年5月25日,都江堰去映秀的路上,断裂的都汶高速路。图/严志刚(资料图片)    
  途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的213国道(2005年11月4日摄)。蜀道之难可见一斑。图/新华社    
  罗四海最希望的是映秀至汶川段高速早日通车,因为他的家在绵虒镇,那里有体现羌(禹)文化的重要建筑壁画。    
  “很多人现在想进去看,可惜我没办法带他们去参观。”罗说。5月9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奠基并正式开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亲自到现场参加奠基仪式。    
  去年汶川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使四川灾区交通基础设施损毁十分严重,损失十分巨大。    
  道路不畅达的地方几乎是四川的“金矿”所在地。    
  四川省委宣传部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材料称,以阿坝州境内为例,许多地方有着丰富的金、铀、锂、硅、铁、锰、泥炭等矿产资源,同时拥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等一批世界级旅游资源。但由于震后交通不畅,这些地方的旅游人数急剧减少,矿产开发受到很大限制。    
  震前到达上述地点,213国道成为必经之路。“都汶高速立项之初,就决意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平原与阿坝州之间的‘财富快速通道’。”一位参加过立项的交通厅人士说。    
  修复这些快速通道,成为灾后重建最重要的内容。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于去年9月27日全面启动。当天,在浩淼的紫坪铺水库上,公路控制性工程庙子坪大桥动工重修,这条在地震中饱受摧残的交通大动脉开始重生。    
  通车后的都汶高速公路,从映秀到都江堰只需要20分钟,比过去走213国道的时间缩短40分钟。“缩短时间是一方面,而带来财富是另一方面。”四川省交通厅办公室副主任郑晓惠说。    
  “都汶高速建成之后,从都江堰到汶川只需1个小时,从成都到九寨沟的行程也将大大缩短,无论是对旅游业还是工矿业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何勇认为。    
  映秀镇“震中饭店”老板杨云青说,他的吊车经常奔波在国道213线上,协助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如果都汶高速通车,那么213国道将不再是“生死线”:这条路上的车辆将减少,5·12那样的地震,在这条曲折前行的山区路上掩埋车辆与乘客的可能性会变小。    
  防震受到关注    
  排除213国道上遇险的可能性,也能排除都汶高速公路上遇险的可能性吗?罗四海说,过去的213国道,预防地震时滑坡的设施基本没有,“如果这次重建,不把这个问题解决,高速公路上那么多隧道和桥面,我们会更加担心。”213国道都汶段目前跟都汶高速比,隧道桥梁数量要少得多。    
  “重建技术标准与灾前原有规划相比,肯定要提高。”何勇说,提高的技术标准当然“防震第一”。    
  四川省建设厅厅长杨洪波对本报记者说,过去汶川等地的设施并没有抗震烈度8度设防,如今必须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了。    
  在各地第一条生命线被打通后,交通设施恢复重建重点开始转向防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清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史其信教授提出的建议得到重视,“对于灾区交通恢复和重建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抗震标准设计,甚至对重要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设计要超过标准的抗震烈度,如:都江堰—汶川公路处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的地区,必须保证抗震烈度要超过原来设计的8度”。“绝对避免灾害是比较难的,但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四川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说。   
   去年6月,地震刚刚发生一个多月,四川省交通厅总工程师陈乐生就带领交通系统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几乎跑遍了严重损毁的公路现场,采集了很多资料、数据。汶川大地震中,与地震带垂直的道路基本没有损毁,这为规划工作提供了借鉴。“我们进行具体规划时,总结地震发生的规律,设计道路的走向、选线时,考虑地震发生时可能的挤压、搓动等运动形式,避免道路遭到破坏。”陈说。    
  此后,四川交通恢复重建把提高抗灾能力作为重点,优选线路,科学设计,对路基、路面、边坡防护处治及桥梁、隧道等实施柔性防震抗震设计和应用。    
  在都汶高速公路恢复重建先行一步后,四川省内大量受损公路也将逐渐进入重建过程。    
  绵竹至茂县公路既是一条生命通道,又是一条磷矿石运输通道,承载着恢复德阳工业、促进经济爬坡上行的重要使命,但该路段跨越4个地震带,沿途有21个堰塞湖,恢复重建桥隧超过一半,最长隧道达6公里长。北川县擂鼓至禹里公路是北川关内通向关外的重要通道,前往素有“小九寨”之称的青片乡小寨子沟自然风景区,以及大禹故乡的必经之路,地震时尽毁。    
  “四川省进入恢复重建规划的公路总规模为355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72公里、干线公路4805公里、农村公路29345公里,县级客货站39个,乡级客运站342个,规划期总投资859.3亿元。”四川省交通厅办公室副主任郑晓惠说,这是新中国交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建。    
  就在都汶高速映汶段正式开工这一天,罗四海特意没有出车,他到现场去观看剪彩。剪彩现场,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说“两年内基本建成”,罗四海当即高兴地给远在绵虒镇的家人打了个电话:“我很快就能每天都回家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