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9-5-18 17: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记者李志石报道 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优化集疏运体系,日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指出,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重点是继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速公路通道,尤其要重视铁路建设、内河航道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动海铁联运、江海直达和水水中转。
黄融透露,优化集疏运体系的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统筹规划,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完善上海港口结构与布局,尤其是在集装箱运输上形成洋山、外高桥两大港区相互补充的格局,增强港口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建成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大力发展“水水中转”,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优化陆上运输,完善公路路网系统;加快铁路建设,促进海铁联运;加快上海航空枢纽建设。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港吞吐量大幅增长,港口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及三期投入使用,标志上海港基本完成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转变。2008年,上海港实现货物吞吐量5.8亿吨,连续四年位列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2801万标准箱,继续位列全球第二。
然而,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失均衡制约了港航业的发展。上海港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方式按照吞吐量计算的比例为62.5:37.1:0.4,而相比之下鹿特丹为49:45:6。集疏运体系的优化将有利于整合港口资源,形成陆、海、空、铁均衡发展的综合大物流链。
又讯上海日前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实施意见,其中国际航运企业、国际自由港政策等内容引人瞩目。
该实施意见指出,上海将大力吸引国际航运企业、跨国企业采购分拨中心、营运结算中心等入驻。境外国际邮轮企业也成为上海着力吸引的对象之一,上海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上海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和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业务的操作办法;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境外邮轮公司在沪设立控股或独资的邮轮公司,开展邮轮业务。
在探索匹配的国际航运软环境上,上海市政府有关官员表示,将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税费政策,并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拓展洋山保税港区功能。
此外,上海还鼓励世界知名船舶管理公司入户上海,配套建设中国船员专业人才市场;并积极引进世界知名航运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完善航运科技、航运咨询和航运信息服务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