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建设助力 福州南北两翼港口迎来新发展
2009-5-19 9: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福州港作
为对台最直接、距离最近的“门户之港”,在《意见》中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
《意见》指出,要将闽江口区域建设成为与台湾产业对接集中的区域;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要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要建设福州等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
一系列利好政策消息传来,福州市港口界人士无不大受鼓舞。福州港若能抓住《意见》带来的机遇,其向外海拓展成为“大港”梦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
关键词:产业对接
抓“三通”先机 深化对台合作
闽江口是福州港的主体部分。福州港共有4个港区: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
按照福州市“南集北散”发展思路,江阴港区为主发展外贸集装箱运输,重点发展中、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的外海深水港区;罗源湾港区为主发展以能源、矿石等散货运输的港区;松下港区为主发展以为粮油加工和粮食集散中心服务和对台“三通”的外海深水港区;闽江口内港为主发展为福州市城市生活服务和对台“三通”以及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港区。
《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闽江口区域建设成为与台湾产业对接集中的区域,这与福州市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
如何对接台湾产业?《意见》指出要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以信息、石化、机械、船舶、冶金等产业为重点,提升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
福州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刘岩松表示,福州港被列为大陆对台直航的63个港口之一。今年他们要加快对台一流客运码头的改造建设工作和江阴港区海峡快捷航运项目的实施工作,更好地适应对台工作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服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
福州市港口界相关人士表示,《意见》对福州港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福州要发挥对台先行优势,抢抓“三通”发展先机,充分发挥“小三通”品牌优势,加快对“两马”直航码头及航道设施建设,打造海峡两岸“三点一线新通道”品牌航线。
此外,福州要积极发展海峡滚装运输业务,促进闽台旅游、商贸、农业等
方面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探索推进对台客滚、客集运输合作交流的发展模式,加强与中海客运和台湾华达等航运企业的协作。
关键词:临港工业
优化港口布局 完善运输系统
《意见》提出,福建要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石化、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集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
《意见》的发布,给福州市港口建设指明了方向。港口与临港工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南北两翼”一大批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建成投产,带动并促进了国电、华电、亿鑫、三金钢铁和德胜镍业等产业集群向“南北两翼”集聚。临港工业项目的发展也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有力地促进“南北两翼”港口的发展。
福州市港口管理局周炜才告诉记者,他们要继续优化港口布局,调整泊位结构,重点加快福州港口集装箱、矿石、化工、煤炭、粮油等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建设。通过新建与改造,重点完善福州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使福州港口适应货物的结构性变化和专业化、大型化、集约化的运输发展要求。到2020年,形成总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达500万标箱。
此外,福州港要加大推介招商力度,通过政策推动,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外资以及其他资金进入港区合作经营,民营资本、跨国财团投资港口建设,电力、钢铁、化工等大型企业自建货主专用码头,以及内陆腹地省市集资投入港口发展。随着福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沿海铁路的建设,福州港的腹地将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物流产业
瞄准国际性目标 建现代物流体系
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以及发展海洋产业,要有与之配套的物流产业,这给福建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意见》提出,福建要积极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合作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依托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联结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
福州港是福州物流产业极为重要的一环。市港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福州港“南北两翼”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形成通过能力3674万吨,其中集装箱108万标箱。2008年“南北两翼”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842.03万吨,同比增30.68%,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0.38万标箱,同比增31.40%。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一季度有3艘超过15万吨级散货船——“泰山”轮、“艾卡费尔斯”轮和“海角”轮,靠泊“北翼”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华电储运码头。
继去年可装载8478TEU的超10万吨级集装箱船“达飞·雨果”轮靠泊“南翼”江阴港区新港码头后,今年又有载重吨11万吨、可装载9100TEU的“地中海·罗马”轮和载重吨10.9万吨、可装载8000TEU的“马士基·安娜”轮分别于3月3日、3月16日靠泊江阴港区新港码头。福州港“南北两翼”港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港口产业发展的同时,福州港物流产业必然也会“水涨船高”。如何更快更好发展福州港物流业?
福州市港口部门提出要用先行理念,瞄准现代国际性港口目标,重点做好港口规划与工业、物流业等产业规划衔接,实行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与港口发展一体化规划,促进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加速形成;大力推进“一港四区”产业规划进程,发挥港口吸纳各类大型工业的落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福州港,尽快促成福州港口新经济的增长极。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要按照“南集北散”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福州港口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推进从河港向海港转移,着力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规模,推动港口实现从单一的装卸功能向现代物流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转变。
谈到《意见》带来的重大机遇,刘岩松表示,福州港不仅增添了向外海拓展圆“大港梦”的动力,在服务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也将更有作为。(记者 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