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难关企业需要政府的诚意
2009-5-2 23:0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武汉和天津的做法,从积极的一面来说,这只是一种宣传方法。宣称 “最大”,是眼球效应,是一种宣传战略,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对地方政府来说,能吸引到更多企业来投资;对于商户来说,则能利用名头间接地带来更好的效益。
当一个事物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考虑它不合理的地方,一旦发展出现瓶颈,才能逼迫人静下心来寻找旧的制约因素,转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寒冬中寻求发展热点,也是现在政府与企业共同思考的议题。修建大型钢铁物流中心的决策,天津市与武汉市应该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希望能解决以前被忽视的或者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而且工程出现在国家钢铁、物流两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后,可谓是顺水推舟。物流中心的建立,将大大降低商户的运营成本,共享的信息资源,还能帮助商户规避价格风险、放大利润空间,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地方经济来说,能带动交易中心所在市、区经济的长足进步,促进税收与就业等多方发展。
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两地对“最大”这个词的偏好。我们不否认它的宣传方法,但是对其宣传方式保留提出异议的权力。两者相似的规模,几乎相同的投资,以及建成后几乎相同的预期交易额,都在争抢着宣称自己的 “最大”,这不能不说带有一点浮躁情绪在里面,而这恰恰是钢铁物流行业目前所忌讳的。这已经不再是经济疯狂的年代,相反,是一个需要冷静面对积极应对的时候。
好大喜功有时候确实是我们潜在的想法和做法。天津与武汉在建设钢铁物流园的规模上的竞争似乎提示,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如果企业和行业在发展中确实因为规模和集中经营的问题遇到了前进的瓶颈,那建立大型物流园的投资就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须;如果不是瓶颈问题,那这项投资将变得毫无意义。国家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是一支强心剂,不是兴奋剂。简单的狂热产生的刺激并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科学发展观下制定的长远规划,实事求是地步步为营,才是企业现在需要的。
扩大内需,度过金融危机,企业需要的是一点诚意。不要把一件有利企业发展的好事办成为政府业绩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