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综合物流论文

中国式物流的畅想

2009-5-22 1: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式物流的畅想 
  专访中物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葛荣和
  谁能想到,风生水起的中国式物流的概念竟然发端自一个人的梦想,成型于两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多年以来,葛荣和的心中一直涌动着梦想家的冲动。如今,这样的冲动已经上升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他在中国各地奔波,鞭策着他不断地把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的理念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听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振兴物流行业的计划之时,我兴奋极了。那一刻,我知道,我们期盼了很久的,充满憧憬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葛荣和兴奋地挥舞着手臂。“众所周知,《规划》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长远推动作用,对整个产业生存环境升级更是起到直接作用。而目前,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就是与国务院《规划》精神高度一致的物流项目。这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啊。”
  谈及中国式物流的缘起,葛荣和说,那个发端就是韩庆云在1995年的那次考察。韩庆云,广东吴川人,17岁起就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在成功与失败中,练就了一双雄鹰般的眼光。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萌发了一个伟大创举。 坐在宽敞气派的会议厅中,中物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葛荣和动情地讲起了董事局主席韩庆云的故事。1995年,韩庆云在美国洛杉矶考察,当他来到郊外一个占地300多公顷的物流中心的时候,目睹着巨大的仓储设施和井井有条的配送场景,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个庞大物流基地服务于周边500平方公里以内的所有的企业,完全起到了区域流通节点的作用。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了物流的价值。” 葛荣和感叹道。尽管那一次,他并没有和韩主席同行,但在那以后两个人无数次的谈话、激荡思路的时候,这个故事都曾被屡次提及。一个物流梦想,就此深深地植入了两个人的心间。而实现这个梦想,则成为了纠缠他们许久的心灵的焦灼。
  “从那以后,在中国构建类似的大型物流中心的想法,就深深地印在了韩主席的心中。而他的这个梦想也感染了我,使我最终成为了这个事业的参与者和操作者。”那以后,经过多次的考察,对比日本、美国、德国的物流业态和管理经验,经过了多年的积淀、总结和补充,中国式物流的理念逐渐在我们的梳理中成型了。
  “简单地说,中国式物流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整个流程中创造了一套流通与物流一体化的模式。一体化工程的创新性对国家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聚合效应与整合效应上。”像是在加重自己的语气,葛荣和的手在空中画出几个圆圈。“通过体系的聚合效应,吸引大批企业、经销商、代理商的参与,实现供求端与需求端的快速匹配和直接交易,减少流通中间环节,加快企业产品流通速度,缩短企业供应链周期。同样,通过平台的聚合效应,以商流带动物流,并通过货源与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其供应链总体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葛荣和心中,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这条彩带将联结起全中国的物流产业。
  碰撞心灵的交谈
  等待是漫长的。2008年5月,在韩庆云主席的广州寓所里,两个人终于进行了一场“碰撞心灵的交谈”,那一次,韩主席把这些年来萦绕在心中的夙愿全盘倾诉出来。他动情地对葛荣和说:“我们是该下决心的时侯了,我要集中一切资源去实现这个梦想,你有没有决心把梦想变成我们的目标,与我共同去博一次。”那一刻,葛荣和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就是在那时坚定了信心,不管有怎样的困难,都要把中国式物流的事业进行到底。”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葛荣和肩负着重托和使命立刻开始了项目的启动工作。2008年10月。当两个人在北京金地中心的办公室里再次见面的时候,项目已经是箭在弦上,引而待发。韩庆云主席针对项目启动面临的困难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再次做出了明确的指导。他鼓励大家“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希望,化危机为机遇。”
  事实证明,韩庆云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如今,随着《规划》的出台,许多物流人的困惑和犹疑都成为了过去。“我们的团队就象一部机器,每天都在高速地运转。” 刚刚从南方飞回来的葛荣和,第二天又要马上飞到长春去,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中物联集团的会议室里,挂着几张巨大的彩图。其中,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营运网络分布图和东北亚国际采购物流城概念规划图显得尤为突出。两张图上,用各种色块交织出一个悦目的蓝图。它所描绘的是早在两会的精神贯彻之前,中物联集团已经尝试和推进的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创新物流项目。
  2008年9月4日,东北亚国际采购物流城项目通过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这个平台,正式落户长春。这一投资达150亿元的项目是吉林省历史上最大的招商引资物流项目,更重要的是,这个辐射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物流城将对区域内的流通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东北亚国际采购物流城将采用全新的模式,即:依托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时依靠电子商务建立起强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实现网上网下高度有效、无缝结合的一体化系统。打造运营网(全国360个服务网点)、空网(中国物流联盟网)、基地网(全国七大一级物流连锁基地)三位一体的规模化、综合化、集约化、立体化的服务模式,以综合一体化的创新价值服务理念,让物资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距离以合适的价格进行有序、有效地流转。”葛荣和指出,物流早已经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简单的几台车,几个仓库就做起来的产业了。
  2009年5月,东北亚国际采购物流城即将破土动工。建成后,将包括样品展示交易中心、现货销售中心、仓储中心、工业加工区、总部经济区、铁路集散港、公路集散港、航空集散、东北亚各国商业特区、保税国防港等。“长春作为东北三省的腹地、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区域优势。”葛荣和兴奋地说。“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拟在全国成立7个一级物流基地,长春基地将是第一个样板工程。”
  在葛荣和心中,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这条彩带将联结起全中国的物流产业。 “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将中国众多商品集合起来,形成组团优势,以较低的流通成本将这些产品输送到欧美市场、新兴市场以及国际上一些欠发达市场,扩大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相对提高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帮助中国实体经济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及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式物流的未来 
  几年前,一场私下里的论战曾经在两个物流业的资深人物间爆发。争论是围绕着第六方物流的概念展开的。持肯定观点的葛荣和认为:如今的物流行业已经从简单的货物代理发展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联动的综合行业,各种资源的集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追赶并超越时代,去做好大物流的事业。”
  持不同观点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首席顾问丁俊发。丁俊发认为,现今中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甚至在简单的流通领域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第六方物流的理念似乎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理顺各种资源,做实内功。
  其实,这样的争论是见仁见智的。两个人不同的观点却殊途同归地指出了中国物流行业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事后,两个人都陷入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英雄惜英雄,那以后,丁俊发力邀葛荣和在各种物流的高峰论坛上做主题发言,很快,他也以顾问的身份加入了一体化工程的项目组,成为了这项事业的积极的推动者。
  在中国做一个物流人,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的确,物流的门道和学问非常精深,而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实在大得惊人。据相关数据测算,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同比下降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同比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同比下降3.5%。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前景不容乐观。而这,恰恰是物流业振兴规划出台的原因之一。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物流行业的深度优化结构还是个巨大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实施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实现流通与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将大量的企业及其产品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一次交易,一次运输,一次交付,一次结算,有效降低企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资金成本。”以具体的措施,支持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发展。 葛荣和介绍说。
  在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也曾经表示,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2009年有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阶段。客户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市场波动大、经营风险大,服务价格低、企业利润低,将成为总的基调。 
  “物流业自身是振兴不了经济的,它本身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只有实体经济振兴之后,物流业才能从中受益。”在各种场合,葛荣和都在大声疾呼。因此,中物联集团的关注点是在创新上,他们知道,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之道。
  做大做强物流,信息化是关键。只有在信息对等的前提下,通过运用物流管理、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转变企业的运行模式,降低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成本。通过企业的物流管理、流程再造以及物流企业的组织化服务,在物流网络化、规模化支持下,才能够提高物流整体和相关环节的运行效率。
  葛荣和指出,长春项目这150亿元的投资虽然可以带来2000亿元的大市场,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尝试,只不过是中物联打造大物流的链条上的一环而已。建成后,东北亚国际采购物流城将和交易平台依靠电子商务建立起强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网上网下高度有效结合的一体化系统,打造规模化、综合化、集约化、立体化的服务模式。

“四流联动”的精髓 
  和自己的导师与事业伙伴韩庆云一样,葛荣和也经历过来自国外同行的巨大震撼。早在2002年,葛荣和与韩主席在新加坡考察当地的物流项目时,也被那个小小的岛国在物流上的投入和气魄所折服。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震撼所带来的焦虑和改革的冲动。“差距是巨大的,但机遇也是同样巨大的。” 葛荣和说,那以后,他义无返顾地走上了一条振兴和改革中国物流行业的崎岖之路。
  “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运用现代流通与物流理念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整合与共享,加快经济运行速度,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并帮助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葛荣和说出的是“四流联动”的精髓所在。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四流联动”已经形成了“中国式”物流体系的支持理论。
  事实上,中物联的物流产业计划是雄心勃勃的。该集团计划在全国建设7个大型枢纽基地,36个二级基地和360个三级基地以及若干个网点。在未来,将构建全国统一的采购与物流一体化的三级平台体系(附全国商流一体化规划、全国物流一体化规划、全国第三方支付模式规划、全国质量建设规划);建立和发展以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辐射国际的保障与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以平台为主体,信息为纽带,体系为支撑的新型商品流通与物流体系,真正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互动”。
  随着理论的成熟,梦想已经越来越清晰。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的各项工作已经按计划展开。“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在当前形式下最急迫并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推动我国流通与物流领域的模式创新。中国式物流与采购创新工程不仅仅是要建立覆盖中国内陆市场的流通与物流创新体系,而且体系还将延伸到欧美市场以及其它新兴市场,并全力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葛荣和的言语中流露出十足的自信。
  如今,葛荣和把心中的冲动比喻为源动力。“冲动,可以支持一个人投身一项事业,义无返顾;而信念,则是支持他不畏前路的坎坷,不断前行的力量的源泉。”在葛荣和与他所领导的中物联团队身上,我们看到,这样的冲动和信念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正焕发出绚烂的光彩。(司万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