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信息化资讯

插翅信息化——关于发展多式联运的系列报道之二

2009-5-23 11: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林振强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投入2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多项产业发展,其中包括 “支持物流业发展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和城乡物流配送等工程”。国家对多式联运的重视可见一斑。但正如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乃学所言:物流的效率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的竞争力在于多式联运的组合。发展物流尤其离不开信息技术,过程更为复杂的多式联运尤其如此。
借信息化加速
    “我还在去大连港的路上。怎么?货船就要进港了,我们5点钟必须赶到?好的,没问题。”货运司机马如新挂上电话,顺便看了看时间,现在已近4点半,距离公司调度规定的时间十分紧迫。
    马如新对身边的同伴说: “快用手机查下到大连港近点儿的路线,我们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同伴拿出公司专门为货运司机们配备的装有GPS导航系统的手机,进行查询后,确定了下一步的路线。
    车轮在公路上飞驰,当远处的天边已微微发亮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大连港。与此同时,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货船也刚刚停靠进海港,马如新所需要装运的货物就在这艘船上,时间刚刚好。经过一番接洽,货物从船上被搬运到货车上。这时,马如新再次接到公司调度的电话,说是方案有变,这批货物要被立即送到另一座城市,而不是既定的锦州。当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驶向了下一个目的地。
    马如新是辽宁一家物流公司的货运司机,半年前公司了引入了信息化管理,他和同伴都得到了公司配发的一个手机。通过这个手机,公司可以准确的掌握员工、车辆的具体位置,并能对车辆进行即时调度。这可以看成,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作用的一点体现。
    各方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多式联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像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主任王大明所形容的那样: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流程更加复杂的多式联运中,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要更大。因为多式联运强调的是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实现无缝衔接。如果要在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普遍建设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和转运设施,并将传统的分散、独立的公、铁、水等运输资源进行快速而有效地协调、整合,信息化管理是必然选择。
    再说到上面提到的大连港,其多式联运协同系统早在2006年下半年就已开通运行。据大连港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大连港的多式联运协同系统,主要为集团决策管理者、班列运营商、各专业码头、口岸物流、内陆场站等提供业务服务,使用户能够实时跟踪查询到港所有车、货、箱铁路在途信息,实现专属车辆跟踪管理以及大连港口预到港车辆预报,同时通过多种检索条件的组合及分类查询实现所有车辆的综合信息查询统计,使相关物流节点间的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也带动了集装箱、散杂货等联运及中转产业的发展。
让短板变长
    日前,在如何提升湖南省 “长株潭地区”物流发展的讨论会上,有关专家也明确建议: “综合运用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卫星导航与定位GPS等,尽快制定基于区域发展水平的物流技术政策,从而使各地独立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协调起来。作为发展现代物流的主体,鼓励物流企业利用标准化的网络技术将物资企业散布在不同地区的服务网点连接起来,改变过去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构筑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服务平台。”
    “我们投巨资进行了公共信息平台的研发建设,为公、铁、水、航 (空)多式联运提供服务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功能。”河南省洛阳大一物流园经理潘平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把物流园只做成一个停车场或是普通的公路运输公司,那就不是现代物流了。”潘平说,洛阳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连接东西部运输的重要功能,发展多式联运是必然选择,这其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
    发展信息化,对于开展多式联运的帮助显而易见,但要真正做到位也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尤其是强大的研发能力。例如,中远集团的信息系统是国内非常优秀的信息系统,不光是自己所有的系统都进行统一,对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并且自己专门成立了中远信息化公司,同时承接外部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然而,虽然国内企业和相关部门对信息技术在多式联运中的作用十分重视。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就让多式联运发展遇到了极大瓶颈。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尚未完全开发,许多业务信息交流无法正常进行,集装箱运输全程跟踪服务难落实处,这种状况难以顺应集装箱发展的国内外潮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装箱运输的竞争优势。
    此外,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有待加强。事实上,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的用户十分广泛,既包括运输企业,贸易、生产等货主企业,电子口岸系统,国检系统等,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保险等服务机构。各部门对各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给予高度重视,信息化程度较高。
    不过,记者了解的情况却是,各部门的各系统之间并没有统一的信息协调平台,各部门的系统各自独立运行。比如许多地方推出了当地的 “网上物流园”,用以展现物流资讯、车源信息、货源信息、仓储信息等内容。但在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同时,完成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如何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公路、水运、民航、铁路和工商等政府部门的统筹管理,协调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如何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针对多式联运信息化存在的这些短板,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解决路径。洛阳大一物流的潘平经理就向记者透露说: “我们准备把交通运政管理部门、交通路政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银行、保险公司及大型生产制造业、商贸营销业等,都请进我们物流园的交易大厅,使将来的服务都能在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完成,这样将会为各方提供更多的便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