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上海长江隧桥料年底通车
2009-5-8 10: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上海长江隧桥料年底通车 ● 何惜薇 上海特派员
号称世界距离最长、总长25.5公里的上海长江隧桥预计今年底通车,不仅让中国第三大岛崇明与上海市区紧密相连,而且将连接沪杭、沪宁等高速公路网络,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学者认为,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为轨道交通预留空间的做法将是“一个方向”,代表今后一并考虑公路与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但能取得规模效应,而且能打破条块分割的“现有体制问题”。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包括上海长江隧道和大桥工程两部分,其中长8.95公里的隧道连接上海浦东和长兴岛,16.65公里的大桥(包括9.97公里跨江桥梁部分)则连通长兴岛和崇明岛。
目前,进出崇明岛都需要靠船,长江隧道工程投入使用后,从市中心到崇明岛估计需时不超过一小时。而在崇明岛北侧,连接崇明岛与江苏的重要通道——崇启通道,也已经启动其上海段的建设,预计2012年上半年竣工,使上海浦东、崇明岛和江苏启东三地“一线牵”,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而言,长江隧桥工程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预留了轨道交通的建造位置:长江隧道的轨道交通位于隧道下层,长江大桥在双向六车道的外侧则分别预留了4.7公尺宽度的位置。
孙章通过电话回答本报询问时说:“这是一个方向,以后造桥的话,公路和轨道交通应该同时考虑,突破现有的体制问题。”
条块分割治理
拖慢同城化
事实上,目前中国处处都通过兴建公路(包括大桥)和铁道,形成同城效应。然而,条块分割的治理体制却拖慢了各省市同城化、一体化的进程。
最典型的例子就发生在上海:上海正积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是当中的重头戏。由于受先天地理条件限制,其港口建在东海大小洋山岛上,通过一座32公里长的东海大桥连接港口和陆地。
令人遗憾的是,东海大桥只是公路桥,并非公路铁路“两用桥”,以致洋山港“吐出”的集装箱都必须先从船上卸到集装箱运输车上,经过大桥后再装到火车上,浪费了不少资源。
其实,当初设计东海大桥时,曾提出修建“两用桥”,也曾提出修建连接江苏、浦东和宁波的跨海铁路。不过,中国交通投资由条块分割:桥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铁路却要铁道部投资。据说铁道部当时在权衡利益后,没及时以巨资支持“双用桥”的修筑,等到巨大的货运量对铁路形成迫切需求时,东海大桥已经在施工,以致配合洋山港而建的铁路“上不了桥”,连接苏、沪、浙的相关跨海铁路自然也被置之脑后了。
令孙章欣慰的,是日前公布要在短期内在上海郊区金山开建铁路支线。这意味着限于市际交通的铁路,也逐步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快速地把郊区、卫星城的居民载送到市中心去,从而减低市中心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