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刘永平: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四个跨越两个转变

2009-6-13 14: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临县是一个资源富集、人口众多的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近年来,我们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推进"强县富民"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求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新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和矛盾,存在着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因素,发展速度不够快、质量不够好,一些长期制约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全县贫困人口基数大,社会保障压力突出,财政收入总量不大,保障发展能力较弱,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以交通道路为主的瓶颈制约严重,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缓慢,协调带动能力不强。 
    一、坚持科学发展,打破加快"两个转变"的瓶颈制约,推动发展环境实现大跨越 
    一是着力加强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长期制约临县加快发展的难题,致使我们地处晋陕交界要地难得区位优势之利,坐守丰富矿产资源难收产业开发之益,群众生活困难重重,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今年,全县上下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谋工程、引资金、跑项目,确定33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左右。在交通建设方面,我们将全方位做好太佳高速公路临县段、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西纵高速临县段、晋东南出海通道临县段铁路建设的各项协调服务工作,推进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彻底扭转区位劣势。同时,要举全县之力,加强县乡道路建设力度,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形成以太佳高速、中卫铁路、西纵高速、晋东南出海通道为主骨架,沿黄干线、沿黄旅游路、出境路、县主干道路为次骨架,乡村道路为补充的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县、便捷通畅的交通道路网络。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坚持生态治理和工程治理相互结合的思路,完成国家生态项目太平沟流域治理任务,完善吴家湾坝系和陆家沟坝系、车赶沟坝系建设任务。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全面完成太平水库、阳坡水库、曹家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薛家圪台、刘王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湫水河灌区管道引水工程列项开工。启动三交工业园区引水工程。全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力争在两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到2013年彻底解决所有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生态建设方面。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保护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牧草地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湫水河保护工程、沿黄绿化工程等8大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电力建设方面。加强电网布局调整,加快对县内变电站改造、升级步伐,支持工业企业建设自备发电站,努力消除电网瓶颈制约。二是着力加强以提高效率为主的政务环境建设。加强对公务人员教育培训,完善规章制度,认真抓好机关纪律整顿,切实解决服务观念淡漠、责任意识不强、工作心浮气躁、精神状态萎靡、思想观念落后,学习风气不浓、工作纪律松弛、自我要求不严等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又拒不改正的违规执法、乱收费、乱罚款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查处,力争使全县行政效能有较大的提升,机关作风有大的转变。三是着力加强以开放带动为主的体制机制建设。今年要重点抓好县乡政府机构改革、财税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和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坚持不懈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机制,努力使我们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都能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发展,夯实加快"两个转变"的支撑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临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决定了我们只有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集小成为大成、集小步为跨越,不断增强工业对全县经济的带动力和支撑力,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临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搞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实施"环保攻坚战",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保审批门槛,加强环保监管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以煤焦主导产业为突破,按照调整存量、减少数量的原则,加强资源整合力度。要引导企业扩大规模,加快洗煤、焦煤项目建设进度,抓好现有矿井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提升煤矿的自动化、机械化生产能力,提高煤炭洗选率,加快产能扩张步伐。要继续打好"双百双千"项目攻坚战,搞好协调服务,推进所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要重新规划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霍州煤电集团、创伟焦煤、新民焦煤等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以煤焦化、煤焦电、煤电建材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体系。抓住国家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落实技改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促进产业层次大提升。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100万亩经济林覆盖全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红枣、核桃、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抓住全省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的机遇,围绕猪、牛、羊、鸡四大优势产业,继续发展肉鸡养殖园区、养猪园区、绒山羊基地。发展高效作物和蔬菜产业,继续建设大豆高产基地和玉米丰产方,发展移动大棚和节能温室。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 "阳光""雨露"培训工程,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竞争力。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联系,拓展县外就业市场。三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与推动全面工作相结合,在全面完成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力求在"五四"工程上实现新突破。四是继续搞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巩固提升己建户用沼气的使用率,积极实施大中型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五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坚持三产优先地位,强力推动新兴服务业进程。继续推进以碛口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掘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培育精品线路,尽快形成现实经济效益。推进"万村千乡"和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建设连锁配送经营的农家店、便民店;认真落实补贴政策,组织"家电下乡"活动,鼓励农民购置农机具、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建设临县红枣、建材、土豆等特色专业市场。要着力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方便群众的服务项目。以高速、铁路建设为契机,依托交通干线和网络,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以湍水头、三交、林家坪、城庄、克虎为主要节点的物流格局,重点发展城庄、榆林、克虎等物流园区和货物中转站,力争使我县成为晋西和晋陕交界的商贸物流中心。 
    三、坚持科学发展,抓住加快"两个转变"的关键环节,推动扶贫攻坚实现大跨越 
    针对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积极实施好整村推进和移民搬迁工作,将扶贫移民与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相结合,统筹实施。尊重群众意愿,科学规划。整合力量,整合资金,扎实搞好整村推进工作,力争两年内对所有列入规划范围的村庄整体扶持一遍。同时,将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以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为抓手,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逐步撒并九年制学校和单人校。积极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力争道2010年全部消除中小学危房。推进县高级中学建设步伐,启动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扩大城镇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和援助力度,积极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和援助工作。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抓好三级卫生网络的达标建设,加快新城综合医院的建设,改造扩建乡镇卫生院,加快村卫生室建设,逐步提高全县三级卫生医疗机构合格率。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及农村文化室建设,开工建设县城文化中心的改造工作和新城文化会展中心。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优抚政策,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四、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加快"两个转变"的带动能力,推动城镇建设实现大跨越 
    城镇化程度、城市面貌反映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临县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规模明显偏小、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城镇经济规模较小,特别是城区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统筹城乡、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我们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结合,加快建设和强化管理并重,提升质量和拓展空间并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宜居城镇。加紧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及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带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性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确保城镇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按照"南扩北拓、改造旧城"的思路,拉开县城的框架,扩展城市空间。不断完善道路、用水、供电、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县城积聚和承载能力。创新城镇管理方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加与公共管理服务同步发展、相互配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一点三带"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临泉镇为重点,依托交通枢纽、商贸发达的优势,向周乡镇村庄进行辐射;加快湫水河沿川城镇带和太佳线城镇带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积聚能力和辐射功能,以城镇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者:中共临县县委书记、政府县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