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究“天津规划”征求意见稿,一个重要看点备受瞩目:首次提出“双城”概念。
根据规划,“双城”包括滨海新区核心区与天津城区,两者将组成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有观察人士指出,“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功能定位调整,滨海新区完成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天津市城市副中心到与天津城区并肩而立的跃升,它使滨海新区未来的开发开放充满更多可能。”
不仅于此,此次规划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全新概念——“双港”。它包括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这被定位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把天津港放在天津规划的总体战略中予以擘划,显示出天津市对天津港这一独特优势的倚重。
其中,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在近期,它将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业,建设工业港区,而在远期则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天津市将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而通过“双港”战略,南港区将加快建设,也将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9大功能区重装上阵
在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此次天津规划提出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其中,“一核”是指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组成。“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和国际化门户枢纽。”这个规划也回答了“谁是滨海新区核心区”的热点课题。
此外,功能区由之前的8个扩大至9个。这包括“中新生态城”由之前的特殊区域正式跻身为“功能区”之一。而之前的临港产业区与临港工业区则合并为一个新功能区—“临港工业区”。另外,之前临港工业区的“重化工”职能被分割到另外一个新功能区——南港工业区里。至此,功能区新规划尘埃落定、眉目清晰。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主要发展金融、贸易、商务、航运服务产业;临空产业区主要发展临空产业、航空制造产业;滨海高新区以航天产业、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洋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业。
同时,中新生态城主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海滨旅游区主要发展主题公园、游艇等休闲旅游产业;海港物流区主要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产业;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型制造产业及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成立的南港工业区则主要发展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产业。
通过对9个功能区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布局调整,滨海新区将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性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
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将率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好改革开放排放兵,凸显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天津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文/本刊记者 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