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五个“接点”牢接省会经济圈
2009-6-20 3: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庐江县地处合肥市‘1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具有率先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这是庐江县充分利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错位发展的共识。今年以来,庐江县找准规划、加工、物流、农业和旅游等5个对接点,全力融入省会经济圈。
从规划上高起点对接,实现两地“手拉手”。庐江县围绕建成合肥外迁产业的承接地、省会城市的“菜篮子”、“后花园”、“卫星城”和皖中地区物流商贸集散地的目标,准确定位,制定了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两山一湖”旅游规划,加快编制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等,并依据规划着力推进汤池旅游快速通道、巢湖南岸滨湖大道、二军公路改造、庐巢公路改造等项目进程。该县还面向合肥,规划了庐北圩区的优质粮油、庐西南的茶叶等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动迎接辐射,真正实现与合肥的“无缝对接”。
从加工配套上选择对接,发展产业“做配角”。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庐江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承接合肥冶金建材产业转移,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磁性材料、旅游、农产品生产等产业。1-5月份,全县八大主导产业的110户规模企业缴纳税收1.36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地方税收5675.5万元,同比增长56.4%。还依托庐南重化工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泥河铁矿、沙溪铜矿地质勘探、设计等,完善硫基化工园基础设施,启动以300万吨特钢项目为核心的冶金建材园建设。在配套基地建设上,重点围绕江汽集团主动对接,发展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形成汽配产业集群。
从仓储物流上主动对接,打造交通“中转站”。该县区域内合安高速和合铜黄高速,以及即将上马的引江济巢工程,一左一右形成了这个区域内的“人”字型交通框架。为充分利用位于合肥、铜陵和安庆的“人”字型的交叉点的区位优势,打造合肥的“南大门”,该县确立了物流中心枢纽地位,着力打造“省会经济圈”物流业态中心点,就近服务合肥。
从农业上实现对接,注重建成“菜篮子”。该县紧跟合肥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结构,主动填补合肥农产品市场空缺,定位于合肥最大的农副产品供应地,着力培育优质粮油、蔬菜、名优茶、畜禽、水产品等,扶持壮大万乐米业、双福面条等一批龙头企业。此外,同大镇和合肥市签订了蔬菜生产协议,建立3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供应合肥市场,合肥市农委每亩提供补助100元,今年还新增蔬菜生产面积9500亩,把庐北地区打造成合肥的“菜篮子”、“米袋子”、“鱼池子”、“油瓶子”,向合肥市民提供新鲜、无公害蔬菜,来提高农民的收入。
从休闲旅游上全面对接,精心打造“后花园”。庐江享有“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的美誉,现有国家4A级景区汤池镇、3A级景区冶父山等14个旅游节点106处景点。该县依托冶父山、东顾山和黄陂湖等山水生态资源,推进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同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基础,着力打造现代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此外,进一步加快金孔雀、万振、国轩项目建设。目前,国轩二期天体温泉宫、九峰原始风情园正式开工,中华影视文化园项目正在推进中。众多省城市民纷纷前往庐江旅游,庐江汤池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合肥市民短线游的首选。(巢湖日报-周跃东 黄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