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安全触摸新高度
2009-6-22 11: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0多年来,航空安全已经达到一个崭新水平,目前到了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了。
不久前,航空运输业曾面临进退两难境地。20世纪90年代初,航空旅行快速增长,事故率也一度水涨船高,如不及时调整改善安全步伐,航空运输业可能每周发生一起致命事故,行业发展绝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政府也不会容忍这一局面,与此同时,也不能让航空增长望而却步,因为航空具有特殊能力,各国政府需要她继续扮演全球经济增长关键角色。
航空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事故多发恐慌,这个功劳主要记在商业航空股东帐上。与此同时,航空运输业与政府联手努力,以崭新贡献和承诺来消灭折磨了航空公司多年的各种航空事故。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功不可没,飞机机体原厂家、发动机制造商、航空电子与系统供应商奋起迎接挑战,把航空安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水平。近地告警系统、风切变探测、发动机停车预防、新气象雷达、尖端飞行管理系统、机体伤害包容度提高,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航空安全才梦想成真。
然而,技术手段发挥作用是有限的,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也很重要,于是一个新的解决航空安全系统性方法诞生了,这就是把参与航空运输的各方拉到一起,有关各方包括:航空公司,工会组织,生产制造原厂家,管理者,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场官员和行业贸易组织。他们做了一些数据跟踪性质的、好识别的、通俗易懂的先发制人努力,努力的方向是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发生事故之前的小错误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发现?在鼓励抢先发现问题的努力过程中,提倡抛弃指责和训斥文化,要求理智接受这样的观念:某些时候某些个人在某种情况下会犯错误,犯了这个错误,现代飞机和系统的安全还不足以自救,人的过失可能成为事故原因的一部分。
在提高航空安全的努力中,基地设在美国的商业航空安全组织(CAST)做了很好的工作。这是一个政府和行业联合组织,1997年该组织成立时,美国的航空事故率并不怎么恶化,当然也没有多大改善。当时的新闻界,对航空事故24小时轮番播报,对公众心理造成破坏性影响,以前播放别的新闻,他们从未这样卖力过,美国政府很生气,交给CAST一个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10年内使美国航空公司致命事故率下降80%。
10年后怎么样呢?美国的航空公司超额完成了目标,致命事故率下降了83%。今年5月,CAST被美国国家航空协会授予份量极重的柯里尔奖,以表彰它们的卓越成就。
CAST是美国努力的结晶,但它已跨越国界来改善全世界的安全,并与其它组织一起,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飞行安全基金会是CAST成员之一,基金会提供关键教育资源,跟踪安全趋势并查找与安全有关的弱点和问题。国际民航组织(ICAO)采取勇敢立场,向最贫困的成员国挑战,帮助他们应对管理和安全缺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通过实施运营安全审计项目,使所有成员航空公司贯彻同一安全水平。全球航空联盟也为安全提升作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航空安全努力远未达到尽善尽美。航空运输业目前可能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踮一下脚尖儿,再往上冲一下,又可以触摸下一个安全高度。就某些安全衡量标准而言,其改善步伐正在放松或停滞,有几个老问题不时出来作祟报应,航空运输业至今仍未解决鸟击问题,今年1月,此类事故一再上演。跑道偏离事件是又一个顽疾,其实它本应可以避免。
其它问题包括,在高度自动化的飞机上,飞行机组自满情绪滋长。另一方面,长时间不用人工驾驶,机组对胜任能力产生不自信和担忧,飞行基本技能可能有所退化。
最近在欧洲和北美发生的航空事故中,飞行机组似乎丧失了对局面的意识或缺乏基本技能,对付那些非致命事件,他们只会摘挂得低的果子,拣最容易的事做。另外,大量系统故障也说明,没有任何机器是完美的。航空运输业需要重新组织人马,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审视到底发生了什么,沿着同样的问题顺藤摸瓜,就像美国商业航空安全组(CAST)做的那样,使用数据跟踪分析和风险缓解战略,下定决心去落实,把该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去触摸航空安全下一个新高度。(张景银编译自《航空运输世界》杂志2009年6月刊,原文作者佩里·弗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