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日方指责中国为哪般?
2009-6-23 22: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特约评论员皮海洲
在拒绝跟进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力拓达成的全球铁矿石新一年度首发价之后,中国方面在谈判桌上的形势十分严峻,以至 “中方已为铁矿石谈判破裂做好准备”。虽然淡水河谷方面“希望与中国钢企达成协议”的表态给谈判一线生机,但中方要守住40%的降价底线恐怕不易,中国钢企不仅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而且还要遭遇来自 “盟友”日本方面射来的 “黑枪”。
据6月16日 《环球时报》报道,日本 《产经新闻》6月l4日发表文章,诬蔑中国是不按国际惯例行事的对手,并呼吁制止中国在铁矿石争夺战中的 “横暴”行为。
中国钢企在谈判桌上的强硬态度居然招来日本方面的指责,此举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毕竟日本方面与中国钢企一样,都属于铁矿石进口方,在利益上具有共同性。在日本方面谈下首发价的情况下,中国钢企的谈判结果都与日本企业无关,可为何日本方面却要站在中国的背后 “打黑枪”呢?
日本方面的诬蔑之词显然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所谓国际惯例,指的无非是在铁矿石谈判中,一旦首发价确定,其他各国的厂商都要依照首发价来执行。进一步讲,就是今年日本企业谈定了首发价,中国企业必须接受。
这个国际惯例如果是放在2008年之前,当然还是有效的。但遗憾的是这个国际惯例在2008年就被力拓给打破了。在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淡水河谷分别与新日铁、韩国浦项达成了粉矿上涨65%的首发价;但力拓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迫使中方与其签订了铁矿石上涨79.88%的协议,比巴西矿高出约15个百分点,但稍后“两拓”与欧洲钢厂达成的涨幅却是71%,以至在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出现了三个价格并存的局面。既然这个国际惯例已经打破,又何来中国不按国际惯例行事之说?从日本的诬蔑之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心怀鬼胎”。
日本之所以指责中国,归根结底就是担心中国夺取了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日本就是希望中国像过去几年一样,在谈判桌上陷于被动局面。在铁矿石的谈判桌上,虽然中日之间是一种盟友关系,但二者的利益从来就不是一致的。从表面上,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涨跌对二者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日本钢企产品的附加值高于中国,这就使得铁矿石价格上涨对日本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要小于中国钢企;另一方面,日本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远远小于中国钢企,这更容易让中国充当铁矿石价格高企的 “冤大头”。
此外,在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中,日本甚至可以从中获利。在澳洲24个主要铁矿商中,几乎全部有日资参股,并在8大矿商中享有相当份额股权,而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也正因如此,任人宰割的中国更符合日本人的利益。
相反,如果中国夺得话语权的话,这是日本所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在新日铁已经确定了首发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夺得话语权,这就意味着新日铁话语权的丧失。因为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超过全世界交易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有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又赋予中国以话语权,那么,在铁矿石谈判桌上,日本钢企的话语权就会丧失,中国钢企的地位就会上升。
所以,我们从日本对中国的指责与诬蔑中,不难看出日本对现行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维护,进而维护日本企业在谈判桌上的地位。但历史不可能倒流,既然国际惯例已经被打破,那么,拥有全世界最大市场的中国,就必须拥有与其市场份额相般配的话语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该是中国钢铁企业对任人宰割的历史说 “再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