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将至 东星航空尝试最后一搏
2009-6-28 10: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6月18日,东星国旅方面表示,东星航空已 “自救成功”,将引入战略投资者。6月22日晚,在上海西郊宾馆,东星航空第三大股东武汉东星国际旅行社与上海宇界实业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日上午已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递交了东星航空的破产重整申请,申请材料已被法院接受。此时,离原定7月3日召开的债权人大会只有10天,东星航空极有可能在会上被宣布破产清算。关键时刻杀出的重整申请,使中国航空业的第一桩破产案,走到了柳暗花明的转折点。
对于东星航空 “重整”一事,武汉市政府近日明确表态:东星航空已进入破产清算,重整没有可能性。破产清算由债权人提起申请,武汉中院和相关方面依法办理。
武汉市中院决定,由市法制办、市总工会等部门组成清算组担任破产管理人,破产清算正在进行中。破产管理人称, “重整事件”中的上海国浩律师集团并没有得到东星国旅合法授权,在此情况下召开新闻发布会、递交重整申请,缺乏正当性、合法性。在公司已失去基本重整条件的情况下,继续炒作 “重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也是对破产清算的一种干扰。《第一财经日报》:
投资者四处“公关”
针对破产管理人的表态,上海宇界代理律师国浩律师集团吴越表示,政府和破产管理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并没有对是否接受重整申请的决定权。目前,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没有对重整申请作出接受或者驳回的决定。
据记者了解,在等待法院对重整申请作出决定的同时,东星国旅和上海宇界已开始与各债权人和民航局等监管部门沟通。
近日,上海宇界方面就与东星航空债权人之一中航油进行了接触,就重整方案进行意见交换。吴越曾告诉记者,除了目前的战略投资者,上海宇界也欢迎其他债权人,通过债转股方式参与东星航空重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宇界之前,中航油曾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东星航空的重整申请,但法院以东星航空重整无事实基础以及债权人对东星航空的破产重整申请无法律依据为由,驳回了中航油的申请。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中航油已经就法院的驳回,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派人到武汉继续进行沟通。
除了与中航油进行沟通,上海宇界还与航空公司监管方民航局进行了接触,不过,目前还没有得到对方明确反馈。
而对于关于东星航空飞机和航线资源已经丧失的表述,民航业内人士则对记者指出,如果东星航空能进行重整,新的资金注入后,完全可以从其他飞机租赁公司重新租赁飞机,继续运营。另外,航线资源也是被暂停,同样可以在取得运营资格后重新向民航局申请。《法制日报》:
重整意义重大
一些学者表示,东星航空一旦破产,绝大多数债权人将血本无归。同时,破产的代价不仅包括有物质基础的实物资产,还包括诸如公司的资质、航线权、销售运营网络、飞行员队伍等更宝贵的无形资产。而破产重整后,企业能通过有效的重整,注入新的资本和资金,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盈利能力,逐步缓和并最终解决债务危机。不仅有利于全体债权人、出资人、员工和社会,更有可能使奄奄一息的东星航空起死回生。
而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上海金融法研究会会长吴弘教授对重整的重大意义表示肯定: “重整不仅是对投资者认真负责、对消费者利益保护,也有利于债务人、债权人,更是对市场竞争格局、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优化。”《北京商报》:
东星航空资源被掏空
6月25日,国航湖北分公司正式运营。至此,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均在武汉设立基地,新一轮市场争夺大战拉开大幕。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航正式入主武汉,可能让正在破产自救的东星航空处境更加尴尬。
目前,武汉市场上南航占近一半的份额,东航占20%多的份额,而停航之前东星航空占有10%左右市场份额。仅开通北京、成都航线的国航市场份额为5%。
此前,武汉政府为吸引国航,一直力推其母公司中航集团通过收购东星航空入主武汉,不过最终双方因收购价格无法达成一致而谈判破裂,负债累累的东星航空随后进入破产程序。而国航则另起炉灶,自建湖北分公司。
“国航湖北分公司的运营,让东星航空的重组形势变得严峻。”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此前,武汉市政府为了引入国航,力促其收购东星航空,而现在,国航自建湖北分公司,并且已经接手了东星航空600多名员工,未来更可能接手东星航空原在武汉的航线资源,抢占东星原有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东星航空最值钱的资源已被掏空,再加上自身债务沉重,其破产重整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