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物流中心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09-6-28 10:4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王惠珍
优化我国投资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投资者的需求。保税物流中心以两仓基本功能为基础,打破两仓界限,糅合、集成、拓展两仓功能,并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赋予若干新功能。使其能在进出口物流中发挥 “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分销中心”的作用。通过优化产业链间的深加工结转,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聚集,从而有效地改善和优化我国投资软环境,增强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对进一步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 (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拨中心等转移到我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不断提升 “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
一是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提供深加工结转等政策及功能优势,以保税形式吸引跨国公司将他们的物流配送中心入驻并开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物流服务,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已逐步进入到过度竞争状态并形成买方市场,产品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生产环节的产品技术创新和流通环节的渠道创新;另一方面,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跨国生产制造企业采用以客户为导向的现代物流管理和生产经营模式,其价值也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并进一步影响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提供深加工结转的政策、功能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将他们原来在海外的全球/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以保税形式移到工厂所在地,开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物流服务,达到最靠近生产工厂、物流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同时,优化产业链间的深加工结转,延伸加工贸易价值链,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降低产品出口价格,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是在港口或陆路口岸地区建立保税物流中心,这将延长物流的国内增值链和商品的国产化率,从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从目前我国港口发展来看,由于政策和制度的限制,我国的港口进行多国货物拼装、拼箱、贴标签等业务运作,这类能产生较高增值率的进出口货物拼装、拼箱等物流活动被迫到国外高成本运作,也使得很多国际货物无法到我国港口进行中转运作。在重要港口建立保税物流中心,允许进行多国货物的简单加工后发往国内外市场,这相当于将产品的某些物流增值环节从国外转移到了国内,延长了国内增值链,同时也提高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而在陆路口岸地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可将口岸业务进行合理分流,内移到保税物流中心,在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与口岸的超负荷运作之间矛盾的同时,提高了产业的配套能力和商品的国产化率,延长了产业链,丰富了增值含量,以便克服加工贸易 “无根工业”、 “飞地工业”的特点,赋予了加工贸易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