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港区:朝阳产业加速集聚“快班船”
2009-6-6 2: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几年前还是一片荒滩苇荡的如皋港区,正成为江苏省100多家开发区中最耀眼的“后起之秀”之一。
持续的经济寒流中,该港区捧出的数据却格外暖心:1-4月份,新开工项目32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98.5亿元,占全市的53.6%;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42亿元,同比增长144.6%。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说:“如皋港抢抓机遇把后发优势转化为领先动力,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成为吸引朝阳产业加速集聚的‘快班船’,今年将提前一年实现再造一个新如皋的目标。”
对接央企,迎来“巨人项目”集群抢滩
初夏时分,走马如皋港区,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央企巨人纷至沓来的脚步声。
今年以来,如皋港区瞅准央企渴望“走出来”寻找新增长点的行情,分秒必争地与央企对接。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成感慨地告诉记者,他最忙的一件事,就是连轴转地与央企巨人洽谈。
总投资10亿元的中铁山桥如皋港制造基地已于年初三破土开工;中外运华东基地2月已在这里正式挂牌;最近,中海油、中石油两位巨人几乎前后脚踏进如皋港,其中,一家总投资25亿元的300万方的石油储备、经营、运输项目已经敲定,另一家600万吨的油化一体化项目进入了设计阶段。
据介绍,港区20多公里的黄金岸线上,挤满了熔盛重工、德源高科、日本森松等为代表的一批旗舰型、基地型、科技型大项目。近4年来,累计到账外资17亿美元,落户项目132个。其中,超200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3个,成为沿江地区巨人型项目集聚度最高的开发区。
转型升级,朝阳产业释放巨大能量
注重吸引优势产业大项目落户,以此带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打造最具竞争力朝阳产业带,是如皋港区产业布局的最大特色。
危机袭来,加速了如皋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熔盛重工迅速行动,投资40多亿元进行技改升级,新上了海洋工程和船舶改修项目,在第一时间搭上国家船舶产业振兴规划的“快班船”,即使在船舶行业最“寒冷”时刻,熔盛仍然保持了资本不断、订单不少、生产不停的好势头。而海洋工程项目明年达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3亿元。
目前,如皋港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投资100多亿的熔盛重工为代表的船舶修造及配套,投资2.5亿美元的德源高科为代表的精细化工,投资300亿元的沙钢冶金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和投资1.2亿美元的公用码头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等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据介绍,2010年前,这里将形成3个总量超1000亿元的产业群,真正崛起一个“新如皋”的经济总量。
放大优势,让一类口岸真正“通”起来
3月2日,国家交通部对外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陈惠娟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这艘‘快班船’早就启航啦!”
几年来,如皋港区先后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成15万吨码头2座,5万吨码头10座,在建5万吨码头10座,业已形成6000万吨的吞吐能力。
没有强大的物流做支撑,港口再大也无法真正“通”起来。如皋把“一类开放口岸”的先发效应发挥到极致。从2006年1月起,如皋港先后获准破例6轮“临时开放”,进出国际航行船舶1100多艘次。到“一类开放口岸”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时,一批巨人型现代物流项目已经跳上了这艘“快班船”的甲板。在去年底的一次招商会上,某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如皋,公司老总直言:“选中如皋,看中的是这儿一类开放口岸以及它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如皋市发改委主任杨飞告诉记者,随着像沙钢、中石油、中海油、中外运等巨无霸物流项目在如皋港区抢滩,一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超大型物流基地正在加速形成,2010年有望建成亿吨大港。届时,江苏省沿江地区这座最年轻的港口将真正步入“通”时代。(记者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