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
2009-6-6 14: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规划面积3.0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上与陆家嘴、外滩形成黄金三角鼎立之势,整个区域沿江沿河岸线长3.2公里,具有良好的水深条件 (-12米)和滨水景观,为发展航运服务业,特别是发展邮轮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北外滩是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发展航运至今已有160多年历程。1845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在徐家滩 (即现今的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驳船码头;1866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大型远洋轮船 “鸭加门”号首次停泊虹口码头,开启了上海对外航运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外滩区域内沿黄浦江的码头一直是上海航运业特别是外贸进出口货物和散货运输的重要操作场所,而位于外虹桥的国际客运站也是当时上海惟一的国际客运码头。
目前的北外滩是上海航运企业和航运功能机构的集聚地,集聚和辐射功能初现雏形。
一、企业集聚
北外滩集聚了各类航运物流企业2000余家,业务涵盖水上运输、船舶修理、运输代理、码头经营、信息服务等行业,其中包括多家国际知名公司的总部,如:中海集团 (CHINASHIPPING)、 中 远 集 运(COSCON)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SIPG)、HMM (韩国现代商船)、CH-ROBINSON(美国罗宾逊物流)、UTI(美国UTI)、BRINK’S(美国布林克斯)、SDV(法国 SDV)、Ryder(美 国 锐 德 )、CMHOULDER(招商海达保险经纪)等。
二、要素集聚及功能拓展
2005年1月,建设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被列入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市 “十一五”规划中。
北外滩地区还集聚了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船东协会、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上海港口协会、上海报关协会、上海货主协会、上海仓储协会、上海会展协会、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邮轮游艇游船行业协会等16家航运功能性机构和协会,构成了航运服务产业的良好发展平台。
同时,区内南湖职校还相继开办 “邮轮管理班”、 “船舶驾驶、轮机班”,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输送人才。
三、邮轮客运发展
近年来,凭借其市区核心区域位置及客运码头设施,虹口区一直致力于推动邮轮经济的推广与发展,与各大邮轮公司密切合作,积极参与邮轮度假概念推广活动及相关产业政策的突破与调整。在多方努力下,北外滩邮轮产业的发展在国内独占鳌头。2004年上海市政府确定把近期发展邮轮经济的重点放在北外滩地区。我国首个 “邮轮发展实验基地”也在北外滩设立。2008年,靠泊北外滩的国际邮轮达到45艘次,占当年抵达上海的国际邮轮总数的77.6%;出入境游客近8万人次,占当年上海国际邮轮入境游客总数的75.5%。2009年,共有三艘邮轮以北外滩为母港,分别是: “海洋神话号”、 “经典号”、 “爱兰歌娜
号”。
四、口岸服务
为进一步改善北外
滩口岸服务环境,增加
口岸服务功能,区政府
2007年投入2000多万
元,全面完成了上海航交所 “一关二检”通关设施改造。改造后,航交所口岸通关业务办公面积扩大了3000多平方米,新增了进口报检功能,口岸通关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在此完成了上海海运口岸出口报关业务的90%、进口报关业务的30%、异地货物进口货物报检业务的100%。
五、航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进展,秉持与老外滩、陆家嘴隔江相望的地理优势和亮丽景观,北外滩写字楼日益受到各类企业和市场的青睐。
截止到2008年底,已有50万m2商办、20万m2酒店、14万m2住宅和6万m2文化娱乐设施陆续建成投入使用。除了上海滩国际、海湾大厦、金岸大厦等成熟写字楼外,北外滩近两年已陆续交付使用的有宝矿大厦、耀江国际、森林湾大厦、瑞丰国际等商务楼宇,当前正在抓紧建设的还有国客中心、白玉兰广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项目。
六、发展扶持政策
为了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虹口区政府设立了专门服务机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服务办公室 ;并从促进航运服务功能集聚、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三个方面,形成了鼓励和扶持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设立总额3000万元的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航运物流企业、航运金融、保险、中介、咨询、信息业等在北外滩集聚发展,并促进各类航运人才的集聚。
对航运企业购买办公楼、租赁办公楼、开展航运研发项目、召开航运物流会议、企业发生的担保费等进行补贴,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和产业链建设,促进和扶持航运人才培训机构、航运交易机构、国际知名航运物流企业总部、海事法律仲裁机构、航运协会等功能性机构企业在北外滩集聚、发展。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北外滩也出现在国务院文件中。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将着力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功能整合和提升,以航运服务为龙头,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集聚功能,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成为上海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功能建设目标是 “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即 “企业总部基地”:依托航运产业基础,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集聚船公司、物流公司、邮轮公司等航运业企业总部,集聚海事仲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航运相关的功能性机构总部,集聚商贸、旅游、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三个中心”,即航运要素配置中心、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口岸服务中心。
——“航运要素配置中心”:通过平台搭建和政策突破,集聚航运交易、金融保险、人才服务、信息服务、海事服务等要素,建成资金、人力、信息等要素完善的市场体系,形成航运市场要素集聚、交易和优化配置中心,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国际邮轮客运中心:以打造邮轮母港功能为中心,拓展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功能,吸引更多世界知名邮轮公司开辟邮轮航线,并进一步完善邮轮补给、维修等配套服务,建成上海的 “水上门户”。
——口岸服务中心: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大厦,完善 “一门式”通关服务中心功能,集通关业务、查验单位行政审批、地面运营服务处理、政府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北外滩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已经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强大的航运服务功能,凭借高起点、高水平的开发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真诚地欢迎境内外航运企业到北外滩来发展,共同分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
(上海虹口区航运发展服务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