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高考学生未来谋职巧支招
2009-6-7 2: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高考临近,选择哪所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当前经济不景气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高考生早早地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职筹划。专业选择趋理性
金融危机催生“就业难”,当前高考考生及家长如何在选择大学专业,为未来求职谋方向时保持理性?中华英才网专家张桢宁表示,类似通讯、自动化等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比较方便就业,如目前伴随着3G技术的推出,电信人才需求看涨。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之下,金融等专业依旧受到不少家长、学生的青睐。有些家长认为,考生四年学成之后,经济周期下金融等行业有望再度受到热捧。专家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参照就业前景好坏,主要还得立足于自己的兴趣、专长进行选择。
新增专业盯市场
教育部近日公布全国730余所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662个本科专业,由于高校新设专业往往紧密围着就业,所以这些新专业,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晴雨表”。“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体育经理人”等热门专业,显然是紧密围绕新兴行业和新兴就业机会而进行的设置。
中华英才网调查了解,当前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并不多,一位家长表示:“现在新兴,四年后不一定怎样,而且都是学校新开的科目,经验、师资都是问题,做‘第一届’肯定要付出代价”。该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近期的一些社会就业现象也可以看出,从大学教育到社会就业是脱节的,确实已经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可以借鉴MBA的教学模式,除了学习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实战模拟等方式,才能能够很好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这过程中,也能够锻炼为人处事、沟通表达等能力。这需要学生、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逐步修正大学教育和就业之间的矛盾”。
就业技能受重视
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普遍1500左右的起薪和就业率不足50%的尴尬场面,拥有专业技术的技校毕业生显得信心十足,对此,专家分析:“技校的教育模式和传授的技能,非常贴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而大学教育则显然更加注重理论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结合近期这一系列关于毕业生求职的热点事件,进一步为大学生支招:“当前毕业指导课程,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必修课。但这一培养不应局限在毕业的最后一年,而应当从入学就开始注重各类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较好的缓解大学知识同就业现实相冲突的尴尬局面。学校方面也应当适当的安排企业人士来进行授课,传递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当前企业依然是大量缺少适合的人才,而非没有岗位提供,毕业生和企业的双向沟通,应当在校园阶段就全面展开,这是解决就业困难的良方之一”。(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