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派赴欧采购团
2009-7-12 4:0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滕晓萌
7月8日,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的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展开了第一天的活动。按照计划,在这里的两天内,来自中国的200多名企业家,将参加中瑞经贸合作论坛暨企业家洽谈会,将签下一系列合作协议。
一位商务部负责官员向记者透露,两国企业目前合作意向比较成熟的协议,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汽车、工程机械、纸浆、新能源方面。
“现在正有近300名中国企业家在瑞典,参加商务部组织的经贸活动。”当日,瑞典驻中国大使林川在北京表示: “但是中欧之间,还有很多别的可以做的事。”
从7月1日开始,瑞典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这被认为是中国的贸易投资促进团选择此时赴瑞的背景之一。
前述官员表示,尽管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向欧洲派遣了三批贸易投资促进团,但是本次出访,中国企业由具体产品的采购,转向更加注重从欧盟引入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瑞典是这个贸易投资促进团的第二站。7月4日,这个由300名左右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所组成的代表团从北京出发。在意大利展开两天活动后,于7月7日晚抵达瑞典。据悉,贸易投资促进团还将赴芬兰和葡萄牙,然后返回北京。
除了企业家之外,团中还包括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工信部、铁道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官员以及负责组织企业参团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机电、食品、纺织、五矿、轻工等进出口商会和服务贸易协会有关人员。
前述官员表示,由于企业皆是自愿参团,因此每个国家的企业家数量不一,意大利一站大概有300名左右企业家,瑞典、芬兰两国大概有230~240名。
而除了少数企业在国内已有明确采购、投资和合作计划外,还有大批企业希望借此找寻合作机会。
前述官员表示,本次列入贸易投资促进团之旅的4个国家中,意大利和葡萄牙是南欧国家,传统上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较浓,因此也希望通过更多合作,促进双方的理解。
在此前的1个月中,欧盟关于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 “买中国货”政策和绿坝软件的安装,都曾经通过官方渠道和新闻媒体表示不满。
“我们理解中国现在还没有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因此不能要求中国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对于进口产品一视同仁。”7月8日,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在北京表示, “但是我们希望欧洲企业在华投资生产的产品,在政府招标中可以获得平等对待。”
安博表示,欧盟欢迎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 “买中国货”的解释。在华投资生产的欧盟企业已经在政府采购中获得一些订单,现在尚有疑问的只是部分产品。
跨国巨头加码采购中国产品
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零售业巨头却逆势大量采购中国产品。
6月30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在南京结束,境内外采购商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和采购协议总额达141.85亿元。其中,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零售集团更是“大手笔”采购商品59.70亿元。
“我们未来几年会在中国增加2~3倍的采购量。”家乐福全国采购总裁邬博业表示。据了解,在此次 “跨采会”上,家乐福准备采购纺织产品、百货产品、家居产品、家电产品四大类,而这些产品全部用于出口。
市场观察人士分析认为,类似的跨国采购恰恰冲抵了出口不畅,并缓解了外贸企业的困境。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消费者削减了开支,这使得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贸易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到跨国零售业巨头们在中国的采购量。与前三届相比,第四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不仅没有“缩水”,相反还扩大了规模。
包括全球流通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在内的47家国际零售商派出了1000多名专业买手和采购部门高管参会。其中,家乐福全球采购中心总裁率领百人采购团前来采购。采购会上外商提交的采购清单也是历届之最,涉及1万多个产品品种。
据邬博业介绍,今年上半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采购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而中国的纺织产品在海外是十分畅销的。因此,本次他准备大批量地采购纺织产品。为了这次采购,家乐福也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采购团。
来自韩国的零售企业新世界易买得的采购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参加商务部主办的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由于可以和中国的生产厂家直接对接,减少了代理商环节,可以节省20%的中间费用。
韩国新世界易买得公司海外采购部尹锡俊表示: “本来本次采购目标是1000万美元,现在我正在做研究工作,可能的话,2000万美元都没问题。”
据了解,韩国新世界易买得公司去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是5000亿美元,而今年采购量预计将达到8000亿美元。尹锡俊十分看好江苏省的纺织品,因此今年在江苏省将采购约3000亿美元。
在本次的 “跨采会”上,跨国采购商们采购的商品将主要用于出口。因此,这也解决了一部分外贸企业目前面临的出口困境。
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表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虽然尚未消尽,但是许多信号显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触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目前经济已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而外贸也正处于关键时期。
据了解,跨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的采购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箱包鞋帽、工艺品和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专家认为,一旦全球经济好转,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望最先恢复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