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信心
2009-7-15 20: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长江水运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6月25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交通运输部与长江沿线七省二市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重点,落实了相关政策措施。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长江沿线的交通(运输)厅(局)、港航、海事、公安、航道、运输企业等纷纷行动,以扎实的工作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辟专栏进行连续报道。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部与沿江省市政府合力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水运运输效率显著提高,货物运量大幅增加,服务沿江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月25日,在合肥召开的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指导方针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且,出台了《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细化了推进航道建设、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物流发展,以及加强安全管理和加大资金投入等六项工作要求,并对长江水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
站在发展新起点,迈上发展新征程,我们充满信心,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发展必将翻开辉煌的一页。
长江的信心源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提出把推进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温家宝总理两次对长江水运作出批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也十分关心黄金水道的发展,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大量提案,为黄金水道发展建言献策。国务院有关部委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交通运输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长江水运科学发展。
长江的信心源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长江沿江省市资源丰富、产业密集,聚集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在长江流域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等重要经济区域发展,都依托“得水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沿江省市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带,产生了大量适宜水路运输的货运需求。目前,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占沿江全社会货运量的20%,货运周转量占60%,预计到2010年,长江干线水运量将达到13亿吨。沿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长江干流横跨东中西、众多支流沟通南北的功能,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作为东中西部运输主通道的作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大宗散货运输需求、江海直达联运需求、集装箱运输需求。
长江的信心源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沿江产业布局、水运资源保护、水运立法、融资渠道和资金投入、土地征用、航道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现代物流、信息化,以及支持保障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强有力的发展政策。中央拿出430亿用于黄金水道建设,实施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拿出10亿用于推进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以经济方法引导水运生产力发展。
长江的信心源自黄金水道的巨大实力。2008年底,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2亿吨,是1978年的29倍,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2倍、欧洲莱茵河的3倍,成为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15个一类水运口岸对外开放,实现了长江江海直达、干支直达,在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江水运历来是沿江地区重要的对外运输通道,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83%的电煤以及相当份额的油品运输是依靠长江来保障的,而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协作,也将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之间人流、物流、信息及资金流的大发展,发展长江水运对加强区域经济的交流协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初步估算,长江黄金水道对沿江省市GDP的直接贡献为489亿元,间接贡献为10280亿元,间接带动社会总就业人数高达1437万人。
长江的信心源自我们有信心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好发展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部党组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代长江航运的发展战略,明确了2020年前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建设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谐长江工作措施,这完全符合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在规划建设、航道治理、发展政策、资金支持、现代物流、安全发展、人才支撑以及帮助扶持港航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有力促进沿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历史把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只争朝夕,再创辉煌,把长江建设成为一条“流金淌银”的黄金水道。